上图:《珍宝》(汉、英两种文版),朝华出版社出版;《第十一世班禅确吉杰布》(汉、英两种文版),朝华出版社出版;《第十一世班禅确吉杰布坐床十周年》(汉、藏、英三种文版),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下图:《华夏之路》(一—四册)(中、英、法、德、日五种文版共计二十册),朝华出版社出版。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想一想,我们上次翻开一本书是什么时候的事?这里的书,并不是指阅读APP或是只有黑白两色的kindle,而是经由编辑、装帧设计、印刷等诸多环节的精心包装后,才出版面世的纸质书。虽然在互联网高速发展、阅读方式多样化的今天,纸张已经不是书籍的唯一载体,图书与书籍装帧设计行业都面临着新的困难与挑战,然而,总有一些人依旧追寻“手不释卷”的重量感;也总有一些人,为给读者带来阅读的美与享受,在书籍设计领域坚守本心,中国美协插图装帧艺委会委员、民进中央出版与传媒委员会委员、恭王府博物馆编审郑虹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作为第七届中国摄影金像奖,以及连续三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整体设计金、银、铜奖及全国优秀艺术图书奖、凤凰卫视优秀摄影画册奖等国内外专业大奖的获得者,郑虹并不是科班出身。年轻时,她在洛阳文物工作队从事文物考古发掘及文物绘制工作,曾师从中国考古绘图第一人张孝光和曹国鉴及楼宇栋等先生,也曾参与或发掘、临摹春秋、战国、汉、唐、宋等古代墓葬20余座,绘制文物线图数千幅,出版合作专著《洛阳文物图案集》。书中汇编的从旧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的文物纹样300余幅,使她对中国汉民族传统文化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和学习,为以后从事的装帧艺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1年她来到北京,改行书籍装帧设计,30多年来,除了《中国摄影》杂志的设计工作以外,她所有的假期都用在学习和工作中,只为全力以赴做到精益求精。这份较真,同样注入到她的书籍装帧理念中。
在郑虹看来,书籍设计需要注重整体性,从文字、图片的形式到印刷装订等环节,缺一不可。因此,在面对书稿时,她首先是深入而广泛地理解书稿主题,其后才是构思适合主题的形式。郑虹是这样认识的,也是这样实践着,持之以恒地工作着。这也体现在她为画册《华夏之路》和《喀喇沁王府宝》《中国西部风光》的设计过程中。为了对内容有更完整的认知,她不仅认真地阅读了所有文字、细心揣摩书稿的主题表达,还多次和摄影家一起到博物馆,提出设计需要呈现的角度。和收藏家摄影家沟通、从选片开始到成书,每一项工作都是为了更好地与后续设计工作相融合。引用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名誉主席冯远对郑虹作品的评论: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摄影书籍的装帧已不仅仅是简单地要求设计师走入摄影家的创作世界中,而是要求设计师通过对影像的深刻理解,运用特有的设计语言,将形式与内容完美地结合起来。从这个角度来看,郑虹是成功的,她的设计手法简洁大气,注重体现影像的秩序和人文之美,设计对于郑虹来说应该是一种心之流露的“点金”艺术。
郑虹注意到,国内的出版社没有美术编辑这一岗位,许多书籍虽然设计形式很突出,却因为缺乏图文之间的编辑意识,往往在形式与内容上缺乏整体性。因此,她在《共同走过中国摄影家协会50年(1956-2006)》《守望古村落》等画册的编辑和设计过程中,总是尽可能参与从图片编辑到设计制作印刷的全过程,使一本画册的形式与内容都有妥帖的安排。为追求满意的艺术效果,她在工作中,时常发生带着“火药味”的小插曲:“我对图片的版式、剪裁、色调等方面要求比较严格,经常会和作者争执得面红耳赤,不过最终还是得到了大家的理解与支持,因为那些画册都获得了社会和业界的认可。”在工作中追求完美的她,其实不是“钻牛角尖”,而是执着于对作品高要求。
谈及当下图书设计领域的现状和问题,郑虹坦然道:“所有的艺术形式都应该是为内容服务、二者有机结合,才能给读者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体验。当读者拿到一本书,首先看到的是这本书的形式与装帧时,我认为这样的设计就失败了。目前图书市场上,包括获奖的图书作品,就有不少形式大于内容、过度包装的。书籍设计与绘画的最大不同是,绘画表现自我,书籍装帧则是隐没的,是绿叶而不是鲜花。”对此,郑虹始终践行“设计不留痕”的理念,认为“让读者看不出设计的设计,才是最成功的设计”。
郑虹认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的图书想要走出去,就要既注重围绕主题,又要扩展书籍之外的想象空间,尤其是民族性。她设计的3部关于藏传佛教的画册《珍宝》《第十一世班禅确吉杰布》《第十一世班禅确吉杰布坐床十周年》就是这样围绕主题,运用藏族文化中的元素和形式来体现的。如用吉祥金刚结纹样贯穿画册,表达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历史;用体现藏传佛教的黄色为基调,辅以“五色经幡”中的红、白、黄、蓝、绿;用夔龙纹烫金,还用西藏人民喜爱的堑刻精美缠枝花卉的外龛来装饰十一世班禅大师的影像……在做到内容和形式相和谐的同时,彰显了藏民族的灿烂文化。
扫一扫浏览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