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佛教雕塑中
“比例压缩法”的“秘密”
栏目:艺术眼
作者:王涵  来源:中国艺术报

伎乐飞天头像
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藏

  众所周知,佛教起源于印度,东传入中国。随着佛教的弘扬与传播,我国南北朝时期兴起了由皇家推动佛教造像的热潮,例如云冈石窟中奉旨造像的昙曜五窟,庄严雄伟、磅礴壮观。这一时期,佛教造像尤其是大型石窟群雕,成为了当时雕塑艺术的重要内容。工匠常常采用“比例压缩法”将不同厚度、远近透视、虚实结合等手法运用到了大型群雕中,充分表现出石窟中主次分明、错落有致的宏大场景,“比例压缩法”的创造,也是南北朝时期对大型群像的整体驾驭能力、节奏把握能力与单个造像能力相结合的综合产物,见证了当时艺术水准的高峰。

  什么是“比例压缩法”呢?其实,它是浮雕创作的一种技法,工匠按照比例、近厚远薄、近大远小等规律对雕塑进行厚度上的压缩,使得人们可以在厚度有限的浮雕中欣赏到立体感更强的表现效果,例如在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中收藏的北魏伎乐飞天头像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伎乐飞天头像来自云冈石窟,它雕刻在一个很扁的半圆弧形的砂岩石头上面,最厚的地方大概也只有5.5厘米,整件雕塑非常薄,但立体感却很强,从任何一个角度看都很立体,宛如圆雕效果一样。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奇特效果,因为它采用的“比例压缩法”将厚度按照有规律的压缩比例进行雕刻。在按比例压缩时,因为厚度有限,所以往往要将绘画中的透视原理运用到雕塑之中。相对来说,人的两只眼睛是比较对称的,因此雕刻起来大小和凹凸程度近似。然而,根据“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人在侧面转头时,离观众距离近的眼睛,看上去会更大,深浅对比也更强,这是常见的透视绘画表现。在这件伎乐飞天雕塑中,工匠没有按照实际凹凸程度来刻划深浅,而是将造像的右眼雕刻得更大,将左眼球雕刻得更凸出、轮廓线条雕刻得更深,左眼高、低点落差增大,巧妙地让我们感觉到仿佛左眼离他们更近,右眼离得更远,加强了雕塑的纵深感。

  如果仔细观察,还能发现这件雕塑利用了虚实关系来进一步加强空间立体感,例如伎乐飞天的发髻头饰,发髻中间有一条束发头饰,工匠将这件头饰的左边和中间刻得很清晰很深,右边刻得很模糊很浅,视觉上离得远的是模糊的,离得近的是清晰的,虽然雕刻的是两条直线,但给人感觉却是一件圆弧状的长条头饰,它的右边即将旋转过去,这种雕刻手法塑造了空间上的转折和立体感。如果这条直线从左到右都刻得很深很清晰的话,那我们看到的就是一条没有变化的直线,这会显得平面化,会影响作品的立体性。

  通常,“比例压缩法”的雕塑更适合变换角度观看,没有最佳角度的限制,除了可以单独使用外,它还经常和普通浮雕法相结合使用,采用普通方法制作的浮雕,观看时有一个最佳角度,一般是正面的,两者结合,比例压缩法雕塑的部位会显得更加突出,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例如巴黎赛努奇博物馆收藏的南北朝伎乐飞天像,这件雕像也来自云冈石窟。它由砂岩雕刻而成,头部采用的是“比例压缩法”,按比例压缩了雕塑的厚度,同时结合透视与虚实等手法将作品雕刻在一个薄的浮雕中,确保脸部每一个角度看上去都是鼓起的富有立体感和生机。这件雕塑头部以下部分采用的是普通浮雕法,工匠将雕塑的躯干、琴、腿部简单的压缩成几个凹凸层次,尤其是琴,只雕刻出了一个大概的形态,阴刻了几道线条表示琴弦。用这两种方法结合做出来的雕塑,脸部明显比身体更加吸引视线,观众移步换景,不管走到哪里,这些石雕身体不变,而头部好像仍然看向我们,跟着我们的脚步慢慢扭转,像这样的小飞天神像,数以百千计的遍布在大型石窟中的场景,不难想象,它们共同组成的合奏场景是多么令人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