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艺术创新活力 全方位培养艺术人才
——专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冯远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文艺界如何以优异的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放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如何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今年两会,文艺界代表委员深感重任在肩。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冯远,请他谈了今年两会重点关注的话题。
记者:作为文艺界全国政协委员,您在今年的两会上有怎样的相关提案?
冯远:今年的政协会议,我提出了四点建议。
首先是建议文化和旅游部设立国家重大艺术创作、资助动态管理机制。由于近十多年来,从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等部门到各地各相关单位,都相继组织了多项大型美术创作工程,这对繁荣主题性艺术创作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也取得了重大成果。从未来5至1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要求来看,创作高质量的艺术精品将成为重要任务。因此适时改变既往广泛发动、大兵团作战、赶工期的做法,转为立规划、设机制、启用国家艺术基金对口资助、征召人选的方式,以及定题目、定时间、长流水不断线的动态机制,将有利于发挥人才、资金、出精品事半功倍的效用。
其次是建议财政部给文博系统留有非盈利创收、激发活力创新内容的政策空间。由于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目前国家财政管理体制机制已日趋成熟稳定、规范严谨,这无疑是好事。但从现实情况看,国家隶属的事业单位和对全民免费开放的文博系统大多仍秉持“内容为王”的办馆理念,同时受到使用资金的限制较多,即便有了计划之外的好想法也难以实施。长此下去就产生了“养人不养事业”“有钱办事,没钱不办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颓风,消解了积极性、主动性,还导致人员流失。我建议应区分对象,分门别类,在文创产业开发、基金募集使用管理方面网开一面,同时加强审计,对文博系统的事业发展将大有裨益。
在艺术教育方面,我也有一些建议。首先教育部应关注中小学美术只教绘画基础,不教传统书画的问题。目前我国中小学开设艺术欣赏课、美育课,书法(戏曲)进课堂、进校园等课程,是大好事,但对青少年学生艺术知识和基础技能方面的辅导宜宽不宜窄。根据浙江省中小学美术师资开课情况的粗略统计,大多数美术老师只教授绘画(西式)基础的素描、色彩,而不传习中国书画的基础知识与技能。长此以往,既影响了青少年学生对传统国粹艺术的了解认知,也可能阻断了青少年学习中国书画艺术的兴趣和人才培养途径。以此类推,问题不可小觑。
在高校的艺术教育方面,我建议教育部关注重点艺术院校应注意培养承担国家和博物馆主题艺术创作专才的问题。我国现有10余所专业美术院校和数百所综合型大学内开设的美术专业,从繁荣艺术、多样发展、服务社会等需要看,专业设置、层次布局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应满足国家与地方的不同需要。从新时期党员党史教育、国民国史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来看,艺术作品是优于文字史料和照片、且富艺术感染力的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适合表现党和国家历史中众多的事件、人物和中国在“两个一百年”奋斗历程中人民群众创造的大量丰功伟绩、英雄模范主题,以感召后人,教化新人。因此,重点美术院校应主动设置相关专业,培养适量高端专才以为国家和社会效力。随着老一辈艺术家的相继年迈,此事应抓紧提到日程上来。
记者: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文化强国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未来5至15年我国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实施纲领,令人振奋鼓舞。关于建成文化强国,您有哪些建议?
冯远:“文化强国”战略是一项长期目标,中央主管部门应会同政府、机构和专家学者,在广泛吸收参考国内外文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目前文化发展建设的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梳理,对“文化强国”的内涵、目标进行释义,进而提出总体战略方案和分阶段实施的建设思路。同时由各级政府、文化职能部门会同文化企事业单位机构就各自不同行业、领域开展深入的调研,来应对文化发展建设中的不充分不平衡问题。此外,文化思想、文化教育和文化新成果的创新、发展、积累,是文化强国建设过程中亟须重视和加大投注的核心前导内容,需要精心设计、务实规划,并采取措施助推涌现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新成果,以此引领国家文化的整体水平、文化凝聚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所有过程中,中央主管部门统筹运作,将确定的总体规划分解为各文化职能部门、执行机构的实施计划——资源调配——资金保障——项目执行——绩效管理的联动机制,以达成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
记者:文化艺术的推进向来是由多方面因素促成的,请问您有没有一些其他的建议?
冯远:今年两会上我关注的另一个话题是塑造“诚信社会”。建议从强化职能部门管理意识开始,下大力气抓好诚信文化建设,加强思想教育,学习宣传诚信典型事例。改变停留在口头、文件字面的一般号召和多头推诿现象。同时在全社会确立共识,工、青、妇、学各界,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协力,人人抵制不诚信行为,提倡媒体曝光、舆论批评,不护短不遮丑,形成社会氛围。在这里,职能部门应抓住典型案例,依法惩治责罚不诚信行为的案件、事件和现象,强化警示教育,形成威慑力,并尝试将“诚信”记录作为人才录用、执业考评、机构年检和公务员职务晋升标准之一,纳入社会管理体系中去,以此逐步建立稳固的诚信社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