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运河民俗志·第二卷——图像、文本与口述》:
文化景观与地域认同
栏目:推介
作者:张歆  来源:中国艺术报

《北运河民俗志·第二卷——图像、文本与口述》

  运河文化以“在地化的知识体系”为基础,重新塑造着连接自我-他人、地方-世界的多重关联网络,为“认同”提供了一种物质表征和真实存在。运河景观又将物质现实转化为身份认同的代表性符号,在大众化、景观化及符号化的过程中生成与呈现新的意义与逻辑。运河文化的地方建构遵循着传统的地方肌理:以河道水系为框架,与既有地方传统风貌形成一个“完整的”“可生长”的文化整体,逐渐成为一种展现社会文化身份认同、价值观与意义的显性方式。

  作为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18年重点项目“北运河流域民俗文化普查活动及民俗志编纂”的成果之一, 《北运河民俗志·第二卷——图像、文本与口述》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中心的北运河文献中的民俗事象梳理与对当地民众日常生活调查的基础上,注重民俗、民间文艺中文本与图像、口述之间的互动与多重表述。在前期调查基础上,进一步关注运河“停漕”后,这些历史悠久的村落作为运河文化在当代社会传承的重要载体,其村落中民众的生活实践与“运河”水域的关系;对运河记忆被唤醒与激活后,所建构的超越地域的村落文化认同及在遗产化语境中,运河记忆通过构建共享的文化实践,从文化传统、文化规范与准则等层面对村落文化多维认同体系的形成之价值与意义;作为北运河流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技艺,在运河失去其以漕运为核心的交流功能之后,它们的状况与这一变化对村落生活的影响;民间传说是民间历史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并呈现了北运河沿岸民众的历史传统和社会生活,因此它成为了解运河沿线民众生活文化的重要窗口。

  这种新旧景观空间的交叠、地域本土与全球化的相互编织,共同构成了一种新景观,加固了国家、群体或个人的群体认同,在物质景观属性、活动行为与文化意义层面,寻求建构认同的最佳路径,充分尊重人们的“体验感” ,循序渐进地改进与葆育地方性景观。人们也在与地方的“接触和体验”中,实现了自身的审美文化价值观的满足与重构。这种“文化共享和文化认同”的过程不仅增强了社会主义多民族国家文化的建构力量,还彰显出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北运河民俗志·第二卷——图像、文本与口述》一书在对北运河流域民俗文化资料的搜集、整理及研究中,发挥京津冀地域相近、文脉相亲的地缘优势,将运河文化融入城市副中心建设中,同时探索找到理论研究课题与基层文化建设的结合点,发挥理论研究的实践意义,让民俗学研究成果落地,以增强基层文化建设,真正做到穷其源、究其因、循其踪、辨其形、索其隐、察其今、通其变、明其事。

2019年张家湾民俗文化节里二泗小车会表演 王晴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