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抓马教育“直面鸿沟”青年剧团《麦克白》在北京蓬蒿剧场公演。作为“直面鸿沟”青年剧团的开团剧目,该剧在莎士比亚原著的基础上,秉承剧团集体创编的原则,旨在打造一个青年人眼中的,属于现代社会的、当代的《麦克白》。四天六场演出,参与的演员来自不同学校,来自国际、私立、公立等不同的教育体系,来自北京的四面八方,年龄最小的11岁,最大的17岁,每位演员都是一人分饰多角。这部被无数次搬演到舞台的莎翁名剧以震撼的力量燃爆剧场,并给予孩子、家长、观众更多看见、更多思考。
同样就在11月初,抓马教育·少年剧场的第十部作品《石头田》也在北京蓬蒿剧场首演。《石头田》是献给父亲的礼物,整场戏剧都是以父亲为契机,探讨“相信”的力量。戏剧开场就是倔强的父亲因为无谓的反抗被地主杀死。而父亲元素的再度出现,居然是以顽石说话这种超现实的形式。剧末父亲又以僵尸形象出现在舞台上。很难想象这种形式和思想深度的戏剧,是台上不到12岁的孩子们在剧场老师的带领下,经过一年时间探索完善集体创作而成的,舞美、服装甚至门票也都是孩子们自己完成。
演员们的舞台呈现是酣畅淋漓、充满激情的,观众往往被演员们构建的舞台张力震撼,忘了他们还是一群孩子。当然,也会不断出现各种舞台状况,有人会忘词、有人忘了出场,但每当有状况出现,其他孩子们都会即兴将空缺补上,会巧妙圆场,也懂得相互欣赏和自我反省。
从2014年梦剧场的《在那边》上演开始,2015年蓬蒿剧场的《我和你》、2016年菊隐剧场演出的以古希腊神话人物代达罗斯为原型戏剧《捏造》、 2017年以原生家庭成长困境为主题的《隐形的我》,以及随后关于校园霸凌的《考试》(2018)、《旅途》(2019)等等,由一群7岁到12岁的孩子组成、成立于2014年的抓马教育·少年剧场已经有如此丰盛的成果。
青年剧团的成立则更简单,跟随少年剧场一路长大的孩子,不愿意离开带给他们精神滋养的抓马教育,他们想要继续在一起,于是便创建了青年剧团。从少年剧场的第十部到青年剧团的第一部,如果说青年剧团是一棵成长的小树,少年剧场则是那颗深埋泥土中的种子,既是孕育,也是脱胎,所有的来源只关乎孩子。
抓马青年剧团的排演方式与少年剧场一脉相承,借由英国教育戏剧鼻祖桃乐丝·海德科特的方法及社会建构主义的发展教育观,少年演员们在导师的带领下,研究故事、探索物品、创造场景、设计海报、制作道具、为演出所需募款;他们通过剧场发出自己的声音,即所谓“过程戏剧”的方式。每一次剧目的创作基本源于一个故事框架,创作和排练也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流程,没有现成的剧本背台词、在导演指令下机械走位,导演和孩子们一起花大量时间在探索上,在探讨中建立对戏本身、对人物关系的掌握和理解,将孩子们的思考汇编成台词和动作。观众看到的是舞台演出,而孩子们真正的收获则在排演的过程中。而戏剧创作的过程也是发现与重建自我的过程,是精神成长的过程。
戏剧“drama”一词起源于古希腊语dran,意思是“行动” ,戏剧是关乎于行动的。戏剧教育的核心是建立关系,用戏剧探索与他们自身相关的现实命题。戏剧提供了大量的境遇,并在境遇中提供可能性,提供选择的自由,在探索和体验中认识自己、认识世界。正如抓马戏剧导师陈媛所言:“我感受到了教育戏剧的优势,我并不是知识的权威,无需提供任何标准答案,我只需要把问题用儿童能够理解的方式抛出来,然后认真聆听属于他们的声音,并从这群少年身上汲取醍醐灌顶的灵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