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倚靠着硕大的莲花背光,全身布满飘逸流畅的纹饰,眼光低垂面露微笑——山东省博物馆内,一尊优雅精致而又极富灵性的菩萨造像,在人们静静的注视下,讲述着它曾经历的不平静的一切,也引出了一段中国文物工作者远渡重洋、寻踪万里的——
菩萨立像(北魏)
1月9日,一尊雕琢精美的北魏石刻菩萨造像入藏山东省博物馆。与一般文物入藏不同的是,除了它作为我国北朝时期佛造像典型代表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之外,人们更为关注的是它自出土之日起所遭遇的一波三折:险些被人为毁坏,落入盗贼之手,而后又辗转于海外……
经历:不幸中的万幸
时光追溯到30多年前。1976年的一天,在山东省博兴县一个叫张官村的地方,一位农民在挖沟时无意中有了大发现,在泥土中,露出了石头一样的东西,随着周围的泥土被渐渐清理,一尊菩萨造像赫然出现他面前。此像通高1.2米,造型甚是奇特。村民本想锯掉其背光当个石饭桌,后经鉴定这是一尊北魏石刻菩萨立像,遂由当地文物部门收购并收藏起来。文物保住了,但发生在这尊菩萨造像身上的不幸并没有就此结束。1994年7月初的一个夜晚,有人将盗窃的黑手伸向了它,菩萨造像不翼而飞,此后便没了音讯。
直到2000年6月,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了一则消息,说有一尊中国山东博兴被盗北魏菩萨造像出现在了日本美秀博物馆。原来,1995年,这尊造像被日本宗教组织神慈秀明会通过正规交易渠道从英国购得,并收藏、陈列于下属的美秀博物馆。闻讯后,国家文物局与日本神慈秀明会就此事进行了磋商与谈判,最终日方以中日友好关系大局为重,无偿归还了菩萨造像,中国也同意该菩萨造像在美秀博物馆借展至2007年,在该馆建馆10周年纪念活动结束后运回山东。今年初,借展期满,流失海外14年的国宝重又回到了家乡,安放在山东省博物馆的展厅之中。
回归:源自一个越洋电话
国宝回来了,但它的回家之路却并不那么平坦。这其中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馆长王立梅。时任国家文物局外事办公室主任的她,是这一事件的参与者,也是主要谈判人。
事情起源于一个越洋电话。2000年5月,美国《纽约时报》记者专门致电中国文物部门,询问中国这尊被盗菩萨造像在日本博物馆展出一事。“我当时对情况并不了解。”王立梅说,但有一条很清楚,那就是凡是有确凿证据的中国被盗文物,中国政府一定要收回。
“我心底默默地说,放心吧,我们一定会让你重新回到自己的家园。”当年8月初,在美秀博物馆中国馆里,王立梅第一次看到了那尊令她魂牵梦萦的菩萨造像。从美秀博物馆顾问崛内良纪口中,她和同事了解到这尊菩萨造像的收购情况。崛内良纪是替美秀博物馆收购文物的主要艺术品商人,这尊菩萨造像便是他于1995年通过一位古董商在英国伦敦花了200万美元,为美秀博物馆购进的一件重要藏品。崛内良纪表示,在《纽约时报》报导此事以前,美秀博物馆并不知道这件文物是从中国博物馆中被盗走的。在谈判中,王立梅坦陈了中方收回文物的态度,也表达了美秀博物馆亦是受害者的立场。神慈秀明会会长小山弘子女士基本接受了她的建议。
然而,令王立梅没有想到的是,日本博物馆界对此却极力反对,因为日本收藏中国文物的博物馆很多,且文物的来路大都不甚清晰,这为美秀博物馆的抉择带来了很大阻力。为此,双方又开展了持续8个多月的沟通与协调。
2001年4月16日,是个令王立梅刻骨铭心的日子。在美秀博物馆,中日双方共同签署了日本美秀博物馆将其收藏的中国北魏菩萨造像所有权归还中国的正式协议,将菩萨造像主权无偿地正式归还中国,为补偿美秀博物馆的损失,国家文物部门同意将北魏菩萨造像借给美秀博物馆展至2007年。
谈判:迎来的不仅是造像
“这件事说明了中国政府对被盗文物追索的决心,也说明了中国政府在解决类似问题上所采用的灵活可行的不同方式。”王立梅道出了此次事件更为深层次的意义。据了解,通过谈判促成文物回归的例子在国际文博界并不鲜见。美国一家博物馆曾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收购了一件印度的被盗佛像,印度博物馆遂向美方提出归还的要求,后经协商双方达成一致,佛像主权归印度,美国可以借展10年。王立梅说,此次事件中,菩萨造像是日方在正规古董店合法收购的,并在购买前查阅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物被盗目录,并没有找到任何记录,加之日本当时尚未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如果通过法律途径索要必将颇费周折,谈判则不失为一个上策。
在王立梅看来,更重要的是,这件事解决后,世界上各个博物馆、著名拍卖行、大古董商都认识到中国政府对被盗文物追索的严肃认真的态度。此后,很多著名的博物馆在收购中国文物前,都主动将欲购文物资料寄给国家文物局,要求确认是否为被盗文物。王立梅说,这件事促使文物从业者们更加恪守职业道德,各国文物安全也得到了更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