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半丁与《和平统一》
栏目:聚焦
作者:朱万章  来源:中国艺术报

和平统一(纸本设色) 陈半丁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陈半丁是20世纪杰出的传统派画家,以花鸟画见长,兼擅人物和山水,是在传统中国画领域书画兼精的名画家。

  《和平统一》是陈半丁以荷花为题材创作的具有明显主题意义的花鸟画。陈半丁以泼墨大写意绘荷叶,以双钩写花瓣,再以赭色和淡红点染花蕊,制造了一种水墨淋漓、欣欣向荣的氛围。在荷花之外,作者再点缀以五彩斑斓的浮萍,且有芦苇衬景,使画面变得丰满而充满活力。因“荷”与“和”谐音、“萍”与“平”谐音,故陈半丁以此来寓意“和平统一” 。他在画上题识曰:“和平统一,一九五四岁在甲午长春写于闲清居,半丁老人年七十有九” ,钤朱文椭圆印“强其骨” 、朱文方印“半丁老人”和白文方印“山阴陈年章”“富贵何如草头露” 。“闲清居”是陈半丁在京城米粮库四号院居家的一处画室,是其66岁即1941年时,因得书额“闲清居”三字而以此命名画室,并刻“闲清居”印记之。在画幅裱边右侧,陈半丁以红纸书题签曰:“毛主席寿,陈半丁敬祝。 ”据此可知,此画是专为毛主席祝寿而作。在这一年,陈半丁为文字改革的事专门写信给毛主席,毛主席及时回信,希望他多提意见,并对其关心文字改革的热情深感敬佩。在此语境下,陈半丁创作鸿篇巨制的荷花,既有对毛泽东的祝寿之意,又寄托了国事初定,希冀国家和平统一的美好期许。

  值得一提的是,陈半丁创作此巨幅荷花之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国家饱经战火的洗礼,急需生息休养、国泰民安。因而,“和平”也就成为包括陈半丁在内的所有中国人的愿望,也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所以在创作此画之后的第三年即1956年,陈半丁还先后绘制了以“和平”为主题的《和平多寿》和《庆祝和平》两画。前者绘寿桃、菊花、茶壶与葡萄,并有题识曰:“和平多寿,一九五六年岁次丙申深秋写于首都百花深处,半丁老人八十有一” ;后者绘寿桃、荔枝、枇杷、茶壶、瓶花(荷花) ,并有题识曰:“庆祝和平,一九五六年岁次丙申中秋,半丁老人八十有一。 ”

  1959年,陈半丁创作了同主题的《和平共处》和《欣欣向荣》 。前者所绘荷花、柳树、菊花、山石、芦苇等出现在同一画面,而以荷花为主体,彩荷与墨荷并存。各种花卉树木和谐共生,清新亮丽、阳光灿烂,一派繁盛景象。作者题识曰:“和平共处,己亥长夏会后写此,半丁老人八十有四” ,时年陈半丁担任中尼(尼泊尔)友好协会理事,担当着友好使者的角色,故此画的创作或有呼吁之意;后者所绘芭蕉、玉兰、翠竹、兰草和山石等,枝繁叶茂、繁花似锦,画面用淡设色,并无艳俗之感,作者题识曰:“欣欣向荣,己亥伏日雨后新凉深夜作此,半丁老人年八十有四” ,画面虽然不是大红大紫,但却将万木葱荣的景象传递到读者眼前。

  1960年,陈半丁还以荷花为主题创作了巨幅画作《都邑华夏》 ,所绘彩荷、墨荷与巨石并列画中,气势磅礴,并有题识曰:“都邑华夏,一九六零年庚子新秋写于百花深处之南二树草堂,半丁老人年八十有五。 ” 1961年,陈半丁再以荷花为主题创作了《和平万年》 ,所绘一只花瓶中插着几簇荷花,一盘寿桃放置其侧。因荷花寓意和平,而寿桃有长寿之意,寓意万年,故陈半丁题识将此画名之曰“和平万年” 。即便是不以“和平”为主题的画作,陈半丁在此时所绘制的荷花题材作品,已打上强烈的时代烙印,如在1960年所作的《浩荡荷风》 ,所绘池塘中盛开的荷花,玉柄袅风、婀娜多姿,作者题诗曰:“昨宵八大入梦,督我把笔画荷。浩荡烟波一片,庶乎锦绣山河” ,将荷塘清趣升华到“锦绣山河”的高度。

  以上诸画,都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吉祥寓意的花卉和蔬果入画,可谓别具怀抱,其寓意亦与《和平统一》有异曲同工之处。暮年的陈半丁,此时仍壮心不已,以如椽之笔绘制祝福华夏、祈愿和平的花卉力作,表达对新生政权的挚爱以及良好祝愿。这是其时以陈半丁为代表的一批传统画家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在其饱含激情与生命意志的笔墨中,亦折射出一个特殊年代的缩影,是别样的红色主题美术。

  耐人寻味的是,以1949年为界,在此之前陈半丁创作的荷花及其他蔬果、花卉、树木等题材的花鸟画,大多表现出文人的笔情墨趣,且画幅多为立轴,构图疏朗,如作于1923年的《荷花小鸟》 ,便是描绘折枝荷花从画幅右上侧斜出,花萼在空中飘曳,一只小雀栖息在茎叶上,翘首望着另一侧爬行在荷杆上的螳螂。画面纯以水墨,有大量留白,给人空灵之感。作者题识曰:“鸟语花香都是指头禅中一流道味。癸亥岁暮仿新罗写法,陈年” 。 “新罗”即清代“扬州画派”的代表画家华喦。虽说是仿华喦,但实则已完全是自家笔法。无论从构图、造型、意境还是题识,都是浓郁的传统文人意趣。陈半丁在这一时期所创作的其他花鸟画也大抵如此。而在1949年之后,在强大的时代潮流面前,无论画风如何独特,也无论题材如何传统,个人喜好与非凡才华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否则便会被时代所抛弃。陈半丁及其《和平统一》所显示的画意的巨大变革,便可印证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