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荫楠:要把电影拍得更好看
作者:本报记者郭青剑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丁荫楠在延安拍摄电影《周恩来》

  不久前在北京紫光影城举行的“时代·伟人”丁荫楠导演电影周,放映了丁荫楠执导的《孙中山》、《周恩来》、《邓小平》、《相伴永远》、《鲁迅》5部影片。电影周期间,丁荫楠几乎每天都会到电影院看看,“我想亲身了解一下我的革命伟人题材电影现在到底还有多大市场,主要是什么人在看,尤其是青少年爱不爱看。”而考察的结果则让他倍感欣慰。“场场爆满!”著名电影导演丁荫楠如是告诉记者。记者近日采访了这位以把握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塑造革命伟人见长的老导演。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的一大批反映革命先驱、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国家领导人生平的历史题材影片,以历史的人格化和叙述的诗情化为风格特色,深情刻画了时代伟人走过的风雨历程和崇高的人物形象,生动再现了跌宕起伏、气势磅礴的中国现代史画卷。您觉得这主要得益于什么?

  丁荫楠(以下简称“丁”):应该说是时代造就了我,党和人民培养了我。在我的电影导演生涯中,几乎每一次都离不开国家在资金、人力等等各方面给予的极大支持。这是我们这一代电影人的幸运。我喜欢电影,早在1976年的时候,就有机会经常偷偷地看《教父》这样当时还被禁止上演的影片。我也喜欢历史,每一次拍摄伟人,我就有一个了解那段相关历史的难得机会。拍摄《周恩来》,我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史;拍摄《邓小平》,我了解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史;拍摄《孙中山》,我了解了国民党史;而拍摄《鲁迅》,我也就有了机会了解新文化史。收获很大。

  记: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电影市场化的步子越迈越大,这种革命伟人题材的影片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如观众群在缩减、投资方更慎重、回收成本更难等等。您怎么看这些问题?

  丁:上世纪90年代后,商业片的出现、尤其是外国大片的大量引进,已经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电影观众原有的审美观念,促成了一个审美转向。这是时代发展的结果。作为第四代导演,我也必须接受这个事实。坦率地说,我的电影现在很多中老年人爱看,就是一种怀旧。

  但是我想说明的是,主旋律影片只要拍得好,也会有很可观的票房成绩。我的《孙中山》拍摄于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的票房达到了2亿;拍摄于2001年的《相伴永远》,被华纳公司拿到美国放映,卖得也非常好。

  记:在这样的大形势下,您是否考虑过转型?

  丁:中国的电影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也需要随之进行一些改变。当然,我不会去迎合,因为年龄大了,没那个经历,所以我拍不了青春片。我对人物传记片有特殊的感情,所以以后不仅要拍,还要拍得更好,而且还要继续选择精英人物题材,比如李白、杜甫、梅兰芳等等。

  记:我注意到您上面列举的几位都是文化人物。似乎从您最新一部影片《鲁迅》开始,您的镜头要从政治人物转向文化人物?

  丁: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众多的文化精英也非常值得关注,所以我的目光暂时转向了这一领域。

  《鲁迅》是我尝试转变的第一步,既是文化人物拍摄的第一步,也是市场化运作的第一步。《鲁迅》投资1300万,国家出了一部分,其余是投资人投资。它的销售也采取了一个独特的路子,就是主要在上海一地放映,而且集中在学生开学时段,连续几年放映,总的来看效果还是很不错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很好。

  记:其实在影片《鲁迅》中,我也注意到了您不同于以往的一些拍摄手法,比如表现鲁迅的梦境、穿插他的小说中的人物和场景,运用了扭曲、变形等特技。

  丁:是的,在新的形势下,拍电影应该拍得更好看,这就需要精巧的构思、适当的特技等等。比如拍《李白》,我想我就会拍李白的幻觉,拍他和月亮对饮,表现他的浪漫。

  事实上,我一直在寻求对传统传记片进行突破,即使在革命伟人题材上,我也常常想办法表现领导人生活化、人情化的一面。

  记:您刚才也提到,《鲁迅》的发行对象瞄准的是学生和校园,以后的影片都会如此吗?

  丁:我思考过这个问题,也在多个场合提到过这个问题。我以后的影片会尝试走学生路子、校园路子。在文化多元、审美多元的时代,一部电影不可能做到所有人都喜欢看,必须锁定一个观众群。我希望我的影片能让学生感受到灿烂的中华文化,激发他们心中的民族自豪感。从电影市场角度来说,全国有2亿学生,按其中1/3看电影,每人花费1块钱算,就有6千万的票房,这是相当惊人的。当然,这中间要搞好宣传,也要做好发行工作。中国的电影发行目前是个大问题,值得重视。

  记:作为一名成就斐然的老导演,您至今仍未停止电影拍摄的脚步,未停止对电影艺术的追求。这种执着精神令我们感动,让我们钦佩。

  丁:呵呵,我愿意继续做赛场上的选手,而非看台上的观众,当然,既然参赛,就要遵守现在的游戏规则。我希望我能做得更好。

电影《周恩来》剧照

电影《孙中山》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