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本情怀丹青记
——柳子庙《荔子碑》之赏评
栏目:视点
作者:周昌俊  来源:中国艺术报

荔子碑苏轼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潇水西岸柳子文化街中央的柳子庙是永州人们为纪念唐代政治家、思想家和著名文学家柳宗元于公元1056年所建。正殿后墙的石碑是《荔子碑》 。该碑前后历经柳州、永州等地几次互相翻刻留存传世,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唐穆宗长庆二年七月,柳宗元病逝于柳州刺史任上后三年,柳州市民于罗池旁建立庙宇以缅怀祭祀柳子在当地的政绩。次年春,韩愈于长安闻讯,撰写《柳州罗池庙碑》一文。两百多年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苏轼赏其文,感其事,敬其人,情怀家国,泼墨而书。书后一百余年于南宋嘉定十年,东坡之作首次被刻碑于罗池庙。这块珍奇的“三绝碑”得以面世。然历经风雨,几经损毁,清同治五年永州时任知府廷桂喜得碑文拓帖本,又重新复刻《荔子碑》 。为避免其再遭旧灾,将原为整块的碑文分刻于四块精选的青石之上,并将之嵌于庙宇西墙边。

  苏东坡是宋代尚意书风的代表书家,被誉为“宋四家”之首。 《荔子碑》堪称东坡书法造诣的代表之作,宋人朱熹推崇为“奇伟雄健”之作,明人王世贞评为东坡的“书中第一碑” 。 《荔子碑》置立之日,其拓本传播的历史也自此而始。

  《荔子碑》当为东坡壮年所作,与稍晚的《赤壁赋》 《祭黄几道文》相较,苍老遒劲不及,但写得爽朗从容,修长清劲,行书笔意浓厚。与晚年《渡海》诸帖相较,没有石压蛤蟆的压抑变形、并笔相叠,倒显得眉目清朗,风姿超迈。与颜体占满四角、中宫疏朗、四平八稳所不同, 《荔子碑》似乎上下紧密,左右紧凑,中宫抱紧,四肢横展纵伸,主笔痛快淋漓,有翩然姿却无富贵态,精神更外露,与黄山谷“长枪大戟”有暗合之处,此亦其楷书纵情写意之表现。然其结字拙朴处,与颜大类,所谓“吾闻古书法,守骏莫如跛” 。自宋以后,以楷书名一代者,实乏其人。仅就“宋四家”而言,唯东坡《丰乐亭记》及《罗池庙碑》 ( 《荔子碑》 )有足够分量名重一代。此二碑大致呈现出唐楷中的颜柳精神,血肉丰满,筋骨劲健,结构开张,大小错乱,其大小长扁排布一任自然,大类颜平原《东方朔画赞碑》之朴厚平实。虽少唐楷中起收之刻意华饰和繁琐,失却一分庄严肃穆,但大小正侧任之自然,错乱字行,长短合度,脱尽凡骨,修长中见风姿,妙在齐与不齐之间,正如他自己所言“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 ,初开宋代“写意书风” 。

  是何因缘,让三位大家历三百余年集政德、文章、书法众美于一身,终成此碑。韩愈撰文而怀柳,作《罗池庙碑》 ,末所附铭辞,其实是一篇迎享送神诗,以供百姓祈福,亦是表达对故友的怀念。除却二人俱为有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且以文章名天下,友情笃厚外,更主要在于其政治理想和为政之道上的一致。百年之后的宋朝,苏轼特以大楷书写下此篇碑文,再百年后,才上石刻碑。东坡曾在《答谢民师论文帖卷》中说“轼本不善作大字,强作终不佳” ,可面对柳子德政为民的影响,苏轼还是郑重书之,可见他对韩、柳二人尤其是柳子的推崇之意。究其根本上,我认为是三人为政的思想一致,有着共同的政治理想抱负:以民为本,与民同乐,乐民之乐,为民请命,为民祈福。苏轼曾在《喜雨亭记》中说道:“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 ”在他看来,百姓民生应是思想和施政行为的立足点。故苏轼本不善大楷,不轻易作楷,可还是写了此篇,且字构组合及章法,以己意会之、雄健朴厚、不拘泥于成法。 《荔子碑》历三百年,终集子厚德政、昌黎高文、东坡佳书而成“三绝碑” ,恰是三位文化巨匠在精神之路上的异途同归,从中也可见古人寓于书文中的精神操守是如何的坚贞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