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交响抒写盛世乐章
——“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网络展演”之交响音乐会述评
民族交响合唱《畅想京津冀》 、交响音乐会《盛世国韵》和《钱塘江交响》汇集了民族管弦乐、协奏曲、交响诗、交响音画、交响序曲、交响组曲等多种体裁,呈现出一批风格独特、气势磅礴、饱含浓郁民族风格的“中国之声” 。
“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网络展演”日前于国家文旅部官方网站上线。一年一度的“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于2017年开启,至今已连续举办4届。本次展演首次以网络为平台,在25天的展期里,为热爱舞台艺术的全国观众打造了首届国家级“云端”艺术盛宴。在参展的22台剧目中,民族交响合唱《畅想京津冀》 、交响音乐会《盛世国韵》和《钱塘江交响》题材体裁丰富、设计构思巧妙、风格技法多元,吸引了大批爱乐者在线聆听。
民族交响合唱《畅想京津冀》由中央民族乐团委约驻团作曲家王丹红、特邀词作家良辰和王晓岭共同创作,由中央民族乐团民族管弦乐队、民族合唱队和中国歌剧舞剧院歌剧团共同演出。两部交响音乐会《盛世国韵》和《钱塘江交响》由中国交响乐团演出。 《盛世国韵》是中国交响乐团邀请当代交响乐著名作曲家叶小钢、陈丹布以及青年作曲家姜莹、杨帆、黄凯然、李劭晟、郑阳组成创作团队精心打造。 《钱塘江交响》则由杭州市委约著名作曲家关峡、叶小钢、邵恩联合青年作曲家杨帆、王喆、黄凯然、李劭晟共同完成。3台音乐会分别由著名指挥家刘沙、谭利华、邵恩执棒演出。
紧扣时代脉搏探索重大主题
优秀的主旋律作品具备时代主旋律和文艺主旋律的双重品格。近年来,各艺术院团以与时俱进的创作规划,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不断拓宽与深化重大主题的当代性表达。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作思路指引下,各级院团以“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为主旨,通过扎根人民、辛勤采风,创排了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抒写时代精神、展现时代风貌的精品力作。
《畅想京津冀》 《盛世国韵》与《钱塘江交响》就是在这样的创作背景下,由中央民族乐团、中国交响乐团组织艺术家们以广博的视角、高超的艺术手法创作出的“推进新时代交响乐精品创作”的阶段性成果。3台具有时代特色和地域特点的交响音乐会,主题鲜明、形象突出。 《畅想京津冀》由《日出》 《津津有味》 《塞罕长歌》 (风之殇、呼唤、筑梦)和《梦想之光》 4个部分、 6个乐章组成。作曲家以北京、天津、河北三地不同的文化背景、时代精神为依托,采用气势恢宏的交响合唱形式,讴歌了“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雄安新区的重大国家战略; 《盛世国韵》围绕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主题,以精准扶贫为创作契机,聚焦全国重点贫困县,用8首风格迥异的交响作品为各族人民齐心协力谋发展、奔小康,共建美好家园的时代风貌塑像; 《钱塘江交响》以钱塘江流域地理、人文风貌为创作主题,用7首作品呈现钱塘江流域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歌颂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奋发进取”的民族精神。
艺术家们用生动的音乐语言从多个角度进行选题:交响序曲《风起苗寨》 (黄凯然作曲)用交响化的音乐语言,描绘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湘西州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战略思想后,苗寨人扬起希望的帆,生活开启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为中提琴和乐队而作的《井冈回忆》 (叶小钢作曲)用慢板乐章描绘了井冈山的光荣历史,塑造了先烈用生命建立的理想丰碑,赞颂了井冈精神在新时期脱贫攻坚中一脉相承、历久弥新;管弦乐《生命的礼赞》 (姜莹作曲)描述了60多年前生活在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的土尔扈特人为了国家航天事业所进行的长达12年的大迁徙,礼赞蒙古族人民的大义和乐观顽强的生命力;交响随想曲《印》 (王喆作曲)选择中国篆刻艺术为对象,以音乐诠释印章所象征的中华文化精神。音乐会中还有多部立足于时代抒写重大主题的作品,均展现出了作曲家针对时代热点、民族风貌和传统文化等方面所做出的深刻思考与艺术诠释。
丰富创作体裁塑造典型形象
众所周知,在交响音乐创作中,确定主题是完成音乐形象塑造的基础。不同性质的音乐题材需要选择符合其发展的音乐体裁。音乐体裁的选择,是作曲家结合时代发展、表现对象、音乐格调等方面所做出的综合考量。舞台艺术丰富的体裁样式让相似的主题获得更加多元的艺术表达,有利于塑造出更加多元的艺术形象。
本届网络展演的3台音乐会,汇集了民族管弦乐、协奏曲、交响诗、交响音画、交响序曲、交响组曲等多种体裁,呈现出一批风格独特、气势磅礴、饱含浓郁民族风格的“中国之声” 。民族管弦乐《畅想京津冀》第三部分《塞罕长歌》 (风之殇、呼唤、筑梦) (王丹红作曲)用3个乐章、 1部清唱剧的形式,讲述了几代塞罕坝人在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极其恶劣的情况下,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使塞罕坝最终成为首都和华北地区的水源卫士、风沙屏障的感人故事。作曲家以气势恢宏的交响合唱和极富戏剧张力的音乐语言,深化了黄沙漫天、荒僻苦寒中不畏艰难、战天斗地、永不放弃的塞罕坝精神。钢琴协奏曲《钱塘随想》 (邵恩作曲)以“源”“流”“涌”为3个乐章的主题,格调高雅、层次丰富,刻画出钱塘江宏伟壮丽奔流不息,如时代的弄潮儿吟唱着一首中华民族的赞歌;为大提琴、女高音与乐队而作的《白马》 (杨帆作曲)则采用大提琴与中国鼓、手锣为独奏乐器,以西方乐器和中国打击乐协奏的形式将音乐形象刻画得更加鲜活。整首作品在富有历史纵深感的同时,饱含着坚韧不屈的力量。在为原生态歌手、唢呐与交响乐队而作的《延安·延安》 (李劭晟作曲,叶静桐作词)中,歌手用陕北原生态的音色唱出“延安延安/你是天上的星/晨曦天地间/用手托着星……风伴黄土/篝火燃/岁月悠悠/总关情……” 。作品用国人喜闻乐见的民歌、唢呐,配以交响乐的磅礴气势,展望未来、迎接盛世,将整场音乐会的感情升华,为伟大的时代和伟大的人民抒写出盛世乐章。
开掘创作思维溯源民族文化
中国的民族管弦乐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新时期以来出现了一批“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魅力”且备受群众欢迎的作品。 《畅想京津冀》是中央民族乐团于2020年年初推出的民族管弦乐新作。作曲家从民族器乐表现力中挖掘出更多更新的可能性。其第二乐章《津津有味》运用京韵大鼓、天津快板等曲艺元素,配以京胡、三弦、大鼓、快板等特色乐器,描绘天津的城市生活景象,后又加入爵士音乐风格,将一座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天津城刻画得生动贴切。
在交响乐作为舶来品进入我国近百年的发展中,经过了开创、模仿、融合的曲折历程。交响乐的民族化是较为复杂的创作问题,本次展演作品呈现了以下有益尝试:
首先,在音调、乐器、织体和结构上大胆引入民族音乐元素,彰显了独特的音乐审美和文化特征。竹笛与管弦乐队《归去来兮·雪山之恋》 (郑阳作曲)使用两支清越低回的竹笛与交响乐交织和鸣。管弦乐组曲《山水歌》 (杨帆作曲)中两段选曲“山”和“水”皆取材于贵州民歌素材,通过配器手法对多种动机素材进行展开与重组,以音乐语言描绘“山水画卷” 。在交响随想曲《印》 (王喆作曲)中,作曲家用弦乐的节奏来描绘篆刻时刀法的节奏感,用竖琴来模仿古琴的音色。此外,作曲家们有的运用湖南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地区的苗族高腔作为主要音乐素材进行创作,有的通过音乐手段对“喊山”“劳动号子”“民间舞蹈”等劳动和生活场景进行描绘,以细腻的、富有代入感的民族风格作品讲述中国故事、弘扬民族精神。
其次,旋律与织体并重的创作手法,给予听众不失民族性、大众性,同时又能兼具专业性和学院特征的审美体验。在交响音画《钱塘潮》 (关峡作曲)中,作曲家虽吸收越剧曲调为创作元素,但并未照搬其曲调,而是运用作曲技法将其变化发展到“戏曲咏叹”的层面。交响素描《美丽乡村》 (叶小钢作曲)运用浙江杭嘉湖一带的民间音乐为创作素材,以高超的创作技巧和丰富多彩天马行空的配器风格,为听众营造出既传统又现代的听觉体验。管弦乐《阿图列尔》 (陈丹布作曲)运用彝族民歌和月琴、马步等民间音乐素材,将五声性和声与半音化相结合,凸显了彝族音乐独特的风格魅力。
交响乐体裁是音乐艺术中公认的“国之重器” 。2020年“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网络展演”中推出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交响作品,既呈现出音乐界以西方交响乐为载体,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创作语境中踔厉奋发、各尽所能的创作势头,也凝聚着音乐家们对习近平总书记“必须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只有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我国文艺才能更好发展繁荣起来”要求的思考与探索。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舞台上将涌现出更多具有中国品质、彰显中国气派的交响乐精品。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