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传统,守正创新
——魏泮玮的书法艺术
栏目:书家
作者:张瀚允  来源:中国艺术报

屈原《离骚》节录 魏泮玮

  孔子云: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书法扎根于传统碑帖,博采众家之所长,在汲取各流派精华的同时不失个性,在追求时代鲜明特色的同时持节守中——潍坊市书协副主席魏泮玮,正是这样一位书法家中的“君子” 。其作品气息朴厚天然,笔法、结字丰富灵动,善用枯、湿、燥的墨色变化,章法讲求形式,带予欣赏者一种沉静的美感。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魏泮玮醉心于东晋“二王” ,近年又学苏轼和赵之谦。在他看来,苏轼的书法丰满肥润,跌宕多姿。笔墨寓意深刻,透露出深厚的文人学养,表达了强烈、深刻而含蕴丰富的意境。在营造意境的同时又能将线条与文辞完美地结合起来,于“二王”后独树一帜,别开生面。赵之谦则初学颜真卿,后深受包世臣书学理论的影响,转向北碑,因而其书法有“颜底魏面”“魏七颜三”之说,既有唐代颜体沉雄方厚、血肉丰美之笔致,又有北碑的金石趣味。颜、赵二人书法的体势、笔法以及赵之谦“碑帖融合”的突破,对魏泮玮个人书风的形成均产生了深刻影响。他还十分重视书法作品的形式美。所谓形式美,即作品的格式、分行、纸质、色彩、外形设计等。魏泮玮眼中成功的书法作品应具备的条件,除了占据主要地位的书写技巧外,作品外观效果同样有重要价值:“因为书法本来就是一种给人观赏的视觉艺术,它既要具有内在的美,也要有外观的美。 ”魏泮玮说。

  在创作上,魏泮玮对书法六体皆有涉猎,篆、隶、行、楷尤为突出,同时广收博取,注重碑帖结合,使得他的行书作品蕴含篆隶的古拙遒劲,楷书作品又兼具行草的飘逸流畅,给人以强烈的运动感和节奏感,这与他能够融会贯通地学习各种书体是分不开的。魏泮玮认为各种书体的特点并非绝缘,一些处于历史转折期的碑刻所体现出的字体间的承启关系就较为明显。如寿光市博物馆馆藏《北齐朱岱林墓志铭》便是以楷为主,参以篆隶笔意,开隋唐书法之先河,对唐代褚遂良书法的影响尤大。“不同书体间或多或少会受到彼此影响,仅选择一种书体进行练习是片面地看问题。某种书体若要向前发展,就必须借鉴其他书体的优点。 ”而在谈及传统与创新二者间的关系时,魏泮玮持有相似态度: “继承、借鉴是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今天从事的艺术活动,无一不是在前人已经奠定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我们进行文学创作,不需要再去从头创造语言、文字以及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也不需要从头创造诗歌、小说、散文等体裁。进行书法创作也不需重新发明真、草、隶、篆等各种书体,怎样执笔、运笔、点画、结构、布局已是前人奠定好的。 ”因此,魏泮玮认为艺术家的任务是在前人基础上加以创造发展,把艺术继续向前推进,而不是摒弃已有成果,一切从头做起。

  书法艺术创新的步子太快,也许会给人一种粗野感。但若全然临古,则如同复制品般尽失灵魂与内在的意味。魏泮玮以多年的习书心得体悟到,源于作者自身的经历与感悟、道德与学问支撑着作品内在的思想感情。因此一方面,所谓“发之于心,行之于手” ,学书不能只停留在技术层面,而要反求诸己,发自内心。另一方面,便是要注重“字外功夫” 。自幼受身为人师的父亲的影响,魏泮玮非常注重读书,且一直追求书法作品中蕴含的“书卷气” ,这正源于深厚的“书外功夫” 。要加强“书外功夫” , “多读书、读好书”无疑是最大的制胜法宝。他说: “只有在字内、字外两方面下功夫,书法才能达到大境界。当今书坛从来不缺乏新人,也不缺昙花一现,读书就像书法这个金字塔的塔基一样,可以让艺术生命更加久远。 ”

  书法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学习书法的同时也是在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做人、做事的学问。在多数人将书法当做职业,过于看重其功利性与艺术性的当下,魏泮玮根植传统,守正创新,展现了文人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