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土上崛起的桂林新文艺群体画家
栏目:一线报告
作者:本报记者 金涛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不久前中国文联十届五次全委会在北京举行,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在工作报告中指出,团结引领“文艺两新”是文联组织面临的新课题新挑战,也是拓展文联工作的新机遇新空间。要密切关注“文艺两新”聚集区,指导基层文联与他们建立经常性联系制度,探索属地管理和行业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新模式,推动团结凝聚“文艺两新”工作迈出新步伐。

  本期“文艺两新” ,特刊发关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新文艺群体发展状况的深度报道。

——编者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桂林新文艺群体中国画优秀作品展现场

  冬日的桂林,不见萧瑟,绿意盎然。不久前,一场独特的画展在桂林美术馆举行,吸引了当地众多市民、书画爱好者前来参观,不少是家长带着孩子,也有七十多岁的老夫妻,拄着拐杖互相搀扶着过来看展。100多位画家,103幅参展作品,均是大尺幅画作,山水美景、田园风光、少数民族风情、古典交织现代,尽显新时代桂林社会发展新风貌。展览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联、桂林市文联等单位联合主办,是岁末年初桂林美术界献给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一份厚礼。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参展者均是桂林当地的新文艺群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我们要扩大工作覆盖面,延伸联系手臂,用全新的眼光看待他们,用全新的政策和方法团结、吸引他们,引导他们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 。团结凝聚新文艺群体和新文艺组织正在成为文联延伸工作手臂的重要方面。桂林如何能在短时间内集结起众多新文艺群体画家,举办如此大规模的展览呢?近日,本报记者来到桂林,实地走访了当地的新文艺群体工作者。

桂林瓦窑书画批发市场某店铺摆放的书画作品

  一手锄头一手毛笔,农民也能当画家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激活了桂林旅游,桂林市临桂区五通镇、桂林瓦窑书画市场迅猛发展,桂林的书画从业者从最初的不足千人发展到数万人的庞大规模,涌现出一批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采访首站,记者走进了临桂区五通镇,第一个见到的是农民画家李玉成。

  “生于农家,几代未出庄稼地。自小家贫,三世同堂未觉寒。七岁放牛,比一般人起得早。树枝条当笔,沙滩上描山画岭。山洪暴发,冲走了一片沙滩。绝处逢生,淹出了一个画匠……”一首简单的打油诗,浓缩了李玉成不简单的学画经历。为求发展,李玉成曾北上京城,边学画边做培训,他在诗里写道:“走南闯北,画箱压铁轨。粗人教画,人才育出少。书画播种机,房东认识得多。孝敬老人,没当好孝子。 ”

  2006年,李玉成看中了家乡巨大的书画市场发展前景,毅然回乡。他说:“到哪里都是教学生。五通有很多就业青年不愿意外出打工,学画画可以养家糊口,又能陶冶情操。只要三个月基本功训练,就能月入三五千元。 ”2007年,五通成立了农民书画艺人协会,李玉成作为创始人之一担任了协会党支部书记。2016年,李玉成又成立了文化公司,担任董事长,公司以培训书画创作人才和收购经营农民画为主要业务。公司结合群众逐步升级的文化需求,近年来还着力打造高品质的书画包装服务,组织专业工作人员精打细做,投入生产画框制作机、装裱机、纸箱包装机等设备,集包装、入框、库存于一体,打破五通当地长期销售单一、只卖画芯的局限,形成供需产业链。身兼画家、商人双重身份,李玉成身上依然能看到农民的质朴与热诚。

  早在20世纪80年代,五通镇就开始了农民画创作,以花卉、工笔画为主,父教子、夫带妻、朋友传朋友、师父带徒弟,传承书画技艺并辐射周边乡镇,形成了以五通为龙头的农民书画产业。五通农民画生产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专业从事作画,集中画一个画种;二是半耕半画,画农按质、按量向画坊主人交货;三是成立画坊,根据市场行情承接订单,雇人绘画,收入可观。五通农民画能占到桂林自由书画市场70 %以上的份额。

  近年来,李玉成的公司已为五通镇及周边地区培养了数千名绘画人才,大部分接受过培训的学员都能独立创作,走上脱贫致富之路。五通镇残疾人张志辉,双手仅剩一根手指,生活无着无落。听说绘画可以谋生,母亲带着张志辉一头跪在李玉成膝下,期望学习绘画。只有一个指头,笔都握不住,怎么画?为了教张志辉,李玉成也尝试着单指拿笔作画。如今张志辉不仅能独立完成绘画,还当上了老师,带了多名学生。村上有姑娘看上他能绘画立业,为人厚道,已与他喜结良缘。

叶善华教授学生中国画

  如果说李玉成代表了五通农民画的一个方向,那么记者在五通见到的另一位画家李文才则代表了五通农民画发展的另一面。

  在李文才宽敞的书画创作大厅中,记者看到满墙悬挂的都是他创作的大幅焦墨山水画,与临摹传统山水、花鸟题材的农民画完全不同。李文才今年51岁,已经拿了47年毛笔。自幼看舅舅画画,李文才印象深刻,小小年纪,放假砍柴、制作竹编,在大山里就能发现美。李文才说,山有山脉,人有人脉,把脉抓住,印在大脑,就有了作品。他作画不用很多时间写生,每一幅都出自家乡。近20年来,受舅舅影响,李文才沉浸在焦墨山水之中,痴迷于用墨色表现大自然的色彩。“作画,虽苦犹乐。画焦墨,纸张成本是普通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画得入了迷,一天只吃一碗粉。 ”现在,李文才还免费带学生,只要愿意学,一分钱不收。他说,书画是写在内心的美与厚重,抛砖引玉,让五通的小朋友也喜欢绘画,给下一代留些好东西。

  走在五通镇带有徽派建筑风格的书画一条街上,一家家店铺随处可见拿着毛笔绘画的当地居民。现如今,五通农民从事绘画的人员遍布22个行政村、 63个自然村,仅以当地塘底村为例, 100多户农民中从事绘画的就有70多户。五通农民画队伍中的年轻一代,通过跟名家学习、上京进修,已经走出了中国美协会员。五通的农民画产值,在2018年达到3 . 35亿元。五通农民画坊从2013年的36家,增加到2017年的72家,绘画人数从2013年的170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5000多人。这些能自主绘画的农民画家,大部分都走出了贫困线,实现了小康生活。近年来,五通镇先后被授予“广西民间特色艺术之乡”和中国美协、文化部文化产业司授予的“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目前,这里的“美术小镇”正在规划当中。

桂林临桂区五通镇残疾人画者张志辉通过绘画摆脱贫困

  商品画给个饭碗,艺术照亮人生

  从五通镇回到桂林市区,在瓦窑书画市场,记者见到了画家杨泊,她也是这里的画商,在瓦窑德天广场有将近2000平方米的物业,经营着“泊氏淘宝城” ,里面大小店面59间,以书画、文玩等产品批发为主。2019年杨泊(杨秀姣)的作品《乡里乡亲》入展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并荣幸地参加了进京展。杨泊曾是小学老师, 20世纪90年代下海经商。她很健谈,快人快语,先是向记者介绍了瓦窑当年的盛况:“20世纪八九十年代,瓦窑书画市场最火,日韩客人、中国台湾客人过来,指着一墙的画,整墙整墙买下来。有的商人为了多卖,就在墙上挂四五层。那时全国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有桂林人开的画店。 ”桂林当地把市场上这些画叫做“商品画” 。与别处店面卖画只挂在墙上不同,这里的画在店铺地上堆成了小山。杨泊介绍, 90年代商品画很廉价,只卖画芯,五元一张;画家群体很大,常常是兄弟姐妹租下农民的整栋楼,一大家子在里面画画;商品画模仿好卖的作品,原作一张两百元,仿的一张四十不愁卖。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杨泊说,现在销售市场逐渐转向国内,人们的审美也有了提升。以前画长城,老板是广东人,画家就在长城中间画一个红太阳,因为广东老板信风水,这叫如日中天。现在,随着买家审美的变化,画风也变了。“二三十年前,我们很少知道仿古, 2013年之后,张贤老师在桂林开了美术国展创作班,把临摹芥子园、宋画这些内容加入了教学。 ”张贤是现任桂林美协主席。杨泊说,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很多人意识到商品画要卖得好,也要从传统中汲取营养。

  说到这里,杨泊饶有兴致地向记者介绍了她的同学, 80后画家叶善华:“叶老师的画把书法线条和绘画线条转换得很好。难度决定高度,他影响了很多人。他的学生中,有的就是普通家庭妇女,原来画牡丹的,跟他学画以后,开始练毛笔字了。 ”为什么家庭妇女也要培训进修?杨泊回答:“参加国家级展览、网络销售,现在想在天猫店卖画,也得够一定的资格才能上传作品。 ”

  来到叶善华的培训班,记者见到了他和他的学生。室内有竹有石,墙上悬着高仿的北宋范宽《雪景寒林图》 ,旁边教画用的大桌上放着投影仪,叶善华上课时,每一笔都可以放大投到屏幕上。最让杨泊称道的是叶善华的绘画笔笔都是“写”出来的,线条中有书法提按变化,有中锋行笔,力透纸背。

  叶善华和他的多个学生都参加了这次桂林新文艺群体中国画作品展,他们的经历相似:山里走出,家境不好,没什么学历,想在市区谋个更好的生活。从1997年至今,叶善华一直从事中国画学习与创作,十余年从未间断。他在桂林跟随文新军、黎东明、张贤等多位老师学习,后来去北京,求教于全国一线名家。最初作品卖不出去,文新军就免费教他画了三年,还资助他的生活。叶善华说:“桂林和很多地方不同,有画家生存的土壤。从业的20多年里,我经历过迷茫和彷徨,也享受过在各种美术作品展览里不断入选获奖带来的荣誉和喜悦,今天不断的学习和创作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如叶善华所言,农村出来的孩子,学画在老家不被理解,就像想做歌星一样虚无缥缈不切实际。但叶善华经常跟他的学生说,作为新文艺群体,唯有学习才是最不亏本的生意。从2008年起,叶善华开始带学生,教学相长。起初,叶善华教学生怎么作画才会在市场上好卖,比如必须有颜色,纯水墨老百姓看不懂,要画得细一点,有空间纵深感,重视风水,比如水不外流。画卖出去,学生可以维持生活。现在,他教学生书法用笔、构成关系,鼓励学生在不同画种、不同艺术门类中学习借鉴,他的学生中,有用版画元素入中国画的,有从壁画中寻找灵感的。在叶善华看来,能影响身边的人深入认识中国画,久而久之桂林的书画市场与创作就会有变化有提升。现在,叶善华的学生中已有4个中国美协会员,差一两分够中国美协入会资格的有五六个。

  “桂林是好地方,卖画让你生存。希望通过进一步了解中国画,以传统为支撑,在作品中多一些个人面目,多一些时代感,虽然这做起来很难。 ”低调的叶善华,一直说自己是从社会闲散人员成为卖画为生的人,为了艺术,他一直在路上。

  采访中,杨泊有一句话也深深打动记者,她说:“画家最终是画内心,就像文学创作,没有足够的技法与词汇量,内心不够丰富,很难写出好故事。 ”

  阳朔好风景,江山代有人才绘

  采访的第三站,记者来到了阳朔画院,就在古香古色的徐悲鸿故居之内,前行几步即是游人如织的阳朔西街。

  在同当地文艺工作者、画家胡秀珠、莫坤宣、莫高泉、吴芳魁、黄保国等人的交谈中记者了解到,阳朔不仅风光如画,文化遗产也十分丰富,古建筑、古桥梁、名人纪念地摩崖石刻等,点缀于山水间。近代以来,何香凝、柳亚子、郭沫若、茅盾等一大批文化名人都到过阳朔,艺术大师张大千、徐悲鸿、齐白石、黄宾虹都在阳朔住过,创作了大批山水画。

  20世纪70年代末,阳朔对外开放,阳朔西街有众多的工艺品店、书画店。由于能够广泛地接触到书画方面的艺术,阳朔也涌现了一大批书画艺术家,他们能够近距离地陪同、观摩到阳朔采风写生的知名画家现场创作,使绘画技艺大幅提升。当地画家也把自己的作品拿到西街上的画店出售,和当时国内知名的画家作品摆在一起,供不应求。许多人看到画画也能卖钱,纷纷加入到这个行列。20世纪90年代,阳朔福利镇被文化部授予“中国画扇第一镇” ,福利镇有许多家庭从老到小都会绘画,有的地方一个村能有二三十人从事绘画职业,带动了一批书画装裱、竹扇骨等相关的行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文化艺术的要求也提高了,阳朔的一大批职业画家不满足于现有的技艺水平,先后远到北京、天津、浙江等地的美术院校学习深造。阳朔县美协成立于1983年,现有会员156人,其中中国美协会员8人,广西美协会员29人,作品赴美国、法国、日本、新加坡、越南等国和国内各大城市展出。

  在阳朔美术创作者看来,现在画画不仅是谋生的手段,也是一种事业,他们要为家乡秀美山河立传,描绘美丽乡村建设。以前的茅草屋、破房子不见了,安逸的民宿让城里人流连忘返。在大榕树景区刘三姐当年抛绣球的地方记者看到,漂亮的民宿依山而建,有的还专门设置了美术展厅,吸引着桂林当地和广州、深圳等地的画家前来创作、展览。在不久的将来,来村里看美展或许也会成为一种新时尚。

  仅桂林一个城市,现在就有中国美协会员138人,市级美协会员697人,新文艺群体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桂林新文艺群体中国画作品展,为当地新文艺群体工作者提供了难能可贵的交流创作平台,也将在桂林美术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