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艺群体现象召唤文艺学的开放性
栏目:艺见
作者:范玉刚  来源:中国艺术报

  当下,文学艺术的边界不断扩张,对文艺观念的认知更要打破本质主义的顽疾。这需要对文艺学的研究对象持一种开放心态。文艺学有鲜明的实践品格,这是长期的、多种多样文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正是变动不居、鲜活的文艺实践构成了文艺学永葆生命力的现实基础。文艺学的开放性是推动理论创新的基础。所谓创新并非制造新词与术语、概念、范畴,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创新也可能是回归一种常识、本意,回到真实的问题域。什么是今天文艺学的根本性问题呢?笔者认为,应该是在有效阐释中国文艺实践基础上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文艺理论学术话语体系,在文明互鉴中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艺术形象。

  首先,建构一种包容的文艺观,可以依托新文艺群体的实践突破,向文艺学观念开放,使其能够涵摄芜杂的文艺现象,从而对文艺实践作出有效阐释。作为生命力之源,文艺学研究要把眼光向下,紧密追踪文艺实践的变动不居,寻求文艺发展的活力之源。在社会转型和文化大发展之际,今日之文艺绝非传统体制内的纯文艺创作和小部门生产,而是越来越呈现有典型艺术生产特征的社会化、规模化、技术化、市场化、产业化意味。对文艺的理解不仅要置于“文艺创作——文艺传播——文艺消费”的全过程,更要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以及文化产业实践中来定位,由此才能真正领会文艺何为。文艺发展实践越来越呼唤一种大文艺观和文化视野,我们需要去思考:谁是文艺生产的主体?未来的文艺经典如何生成?毋庸置疑,新文艺群体正成长为文艺现实中的有机力量,这向文艺学提出了开放性要求,文艺学的有效性必须回应时代的挑战。

  所谓观念的开放,其实是对什么是文艺的重新追问,旨在洞悉其中的新质意味、表现形态、存在境遇,是在复杂关联中对“文艺性”的悉心领会。新文艺群体的实践突破,特别是不同文艺类型内部、之间及其与相关领域的跨界融合,使得传统文艺观念日益捉襟见肘,边界的位移带来的是观念的重新定义。当前如火如荼的网络文艺等文艺新业态,无论是创作生产还是平台运营,其最初的艺术实验和市场培育,相当大程度上由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推动的。“文艺+创意设计”“文艺+休闲旅游+康养”等产业形态的跨界融合发展,使艺术结构与产业结构相互促进。诸多新形态新业态的涌现,使大众对艺术的理解更为务实和素朴,形而下的实践探索越发受到倚重,“艺术性”散落于实践探索中,并没有在泛化中被抛弃,依旧引导着实践探索向着艺术卓越性的境界迈进。所谓重新追问就是对过去的既成观念、审美规范、定义的重审和质疑,以内涵的丰富和边界的位移使其更好地切近当下的文艺现实。

  其次,建构能够有效解读当下文艺实践的理论分析框架,可以依托新文艺群体的实践突破,向文艺理论研究范式开放。实践是理论之源,文艺泛化现象的存在、文艺的产业运作、艺术价值的市场兑现、文艺传播的社会化与数字化、文艺的人民性践行、审美趣味的多样化、文艺的市场化定制,以及文艺现象的全球互动与内外联动,使得对文艺的理解溢出了通常的认知和文艺观念,但“艺术性”的内核并没有被消解,只是改变了文艺的存在形态和表达方式,这种改变必然召唤更适应这个时代的主导性研究范式。文艺学需要在直面现实中,打开固化的理论范式以应对时代的挑战,使某些问题愈加明晰,使某些概念、范畴愈加有力。文艺理论范式的改变是基于文艺实践的变化和主体间性的对话,文艺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艺术活动,而是要在文艺生产、传播、消费中来理解,需要在文化建设甚至是“五位一体”的现代化事业总体布局中来定位,由此洞悉文艺的时代使命。

  依托新文艺群体催生的文艺理论研究范式的开放,使其能够在有效阐释文艺实践中愈加明白文艺何为,在艺术泛化中依然有着边界意识,只是静观的审美让位于震惊的体验,互动、参与、视像流行、符号消费、区隔、审美品位、反思等成为文艺理论研究新范式的关键词。虽然实践中人们的艺术观念变了,但在对艺术现象的阐释中依旧需要对某些价值、边界进行守护,也就是说,不是取消文艺理论而是使文艺理论研究范式更加有效。市场经济、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体制改革是洞察当今文艺态势的关键词,文艺理论研究范式的重构要深刻理解时代语境。今天大众的文艺获得感远远超出政府文化部门及其所属事业单位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新文艺群体来自民间,成长于市场,活跃于社区、乡村文化礼堂、文化书院、茶馆、广场和剧院,民营剧团、书画社、诗歌协会和艺术工作室等,以独具的本地性、便利性、可参与性和互动性,全天候地服务于大众的文化需求;以日常性、可及性自觉担当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通过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经典朗诵、诗歌传唱、琴棋书画培训、舞台艺术演出、文艺创作与艺术评论,进校园、社区、文化礼堂,展示文化的中国、艺术的中国和礼仪的中国的风采神韵,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磅礴力量;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它们以主动性、常态化成为文化对外交流的补充力量,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在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彰显中华民族文艺魅力、有效提升中国“软实力”等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甚至新文艺群体以其有效性供给不断回应社会日益增长的文化艺术的消费冲动,使艺术和审美的社会化成为现实,在高质量发展中使中华民族的精神凝聚和文化共同体建构获得坚实的支撑。

  最后,开放的文艺理论学术话语体系的建构,可以依托新文艺群体现象,提炼出有新时代特征的核心概念、范畴、标识性符号,以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只有面向现实洞悉文艺实践,才能实现有效介入,才能在有效阐释中国文艺现象及其审美经验中形成中国理论。面对文艺现实的错综复杂和变动不居,文艺学研究不能“望洋兴叹” ,困惑于时代难题,而是要在范式转换中直面问题,在多元范式共生、话语多样共存中以各种要素的重新集聚凸显建构文艺理论学术话语体系。新的学术话语体系的建构要尊重差异、包容多元,而非大一统的“一体化”话语的重构,向文艺理论话语体系开放及其重构是为了更好地切近文艺实践的多元化、人民的多样化文化需求。文艺学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开放性、研究范式的多元化,及其切合时代特点的文艺理论学术话语体系的建构,以及由此展示的丰富性和价值引领性。

  文艺学研究范式或者文艺理论学术话语体系的建构要面向文艺实践,敏感于文艺新生力量和社会组织的崛起,倾听时代的声音,抓住时代文艺发展的主要问题。依托实践来丰富和升华中国理论,使文艺学研究能够反映现实、观照现实,在理论的发展中回应现实问题。倾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问题,是建构有新时代中国特色文艺理论学术话语体系的逻辑起点。新文艺群体冲击的不单是固化的文艺管理体制,还有何谓文艺的观念及其研究范式,它使我们真正看到文艺“人民性”的践行及其实践路径,以及以中国审美经验彰显的中国价值、中国气派。新文艺群体因贴近市场和社会,注重消费对象的分众性、小众化、个性化,而更加接地气,使文艺真正融入人民的日常生活,在艺术体验和审美场景的建构中发挥普遍性的化育功能。今天中国文艺发展面临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在向上向善的价值引领中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在“培根铸魂”中建构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匹配的艺术形象,在文艺的繁荣发展中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意识。新文艺群体不仅是繁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还是实现国家文化治理的重要支撑,是促使文艺学保持开放性的实践力量。

  (范玉刚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