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旁雍错19号(布面油画) 刘商英
“早前的中国当代艺术,通常处于西方当代艺术话语体系或者画廊、拍卖行的市场体系中,无法建立与当代艺术家的真正有效的对话——我们亟须建立中国当代艺术的阐释和批评系统。 ”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说。正是基于此, 11月9日至26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北京今日美术馆承办的“隐匿的叙事——中国当代艺术现状及生态研究2019”展览在今日美术馆呈现,试图通过艺术家的工作方法,呈现属于中国当代艺术自有的“语言脉络” 。
本次展览汇集了赵大钧、王冬龄、邱振中、周长江、谭平、林延、刘商英、郑达、胡晓媛9位老中青当代艺术家的创作,他们在自身的语言系统中不断深究,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具有代表性,公众能从他们的研究文献和作品中探讨中国当代艺术涉及的重要命题和应对方式。
早年间从契斯恰科夫教学体系中成长起来的艺术家周长江,看到波士顿美术馆的藏品展,感觉非常新鲜和陌生,“知识结构决定思维方式,判断和目标变化了,就豁然开朗,看到很多可能性” ;他又去看霍去病墓的雕塑,那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神采,令他心向往之,“我从热衷于西方的形式,到近些年逐渐开始研究和学习中国的传统艺术,让我觉得,我们应该挖掘自身的文化传统,挖掘其中对今天的创作有益的因素” ,他说。
在本展策展人刘燕看来,中国当代艺术家汲取的传统土壤,已经是东方与西方文化混杂交融的复合体,需要艺术家将之激活,与之共生;同时,业界需要建立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明确的评判和理论系统,才能准确解读中国当代艺术。周长江的“求新求变、不满足” ,是为了建立自己的语言系统,通过自我的语言脉络,表达内心真实的思考和感受。艺术家林延将承载书画的载体——宣纸,变成装置的主体,她常年探索中国传统手工纸的可变性,因为虽然纸寿千年,但它来自自然,也会不留痕迹回归自然,以另一种方式滋养万物,“纸的可变可塑性也使我越来越包容和自由,层层纸本的撕撕补补很适合记录当下文化,同时又回归传统、重塑文化,我想让作品带来宁静、美、力量和希望” 。在艺术家谭平看来,一张画,对于观者是瞬间、静态的,之于自我则是动态、变化的,“我质疑瞬间的真实性,更信赖对时间片段的持续叠加,才有可能呈现贴合真实的状态” 。“我喜欢画,这就是我的生活——因而,具象与抽象就只是相对的概念。 ”艺术家赵大钧说。
在展览中还有两位“喜欢书法”的当代艺术家参展。在邱振中看来,20余年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重要变化,就是业界对书法的重视,“其中当然有艺术家对书法的热爱和兴趣,当然书法也能给当代艺术提供借鉴和启发” 。“我是一个书写者” ,王冬龄虽然和其他书法家一样每日临帖,但他将书法视作心灵对话和修炼的方式,“中国书法为世界提供了最细腻而富于变化的线条” ——这样的线条,也让邱振中思考被动生成的字与字、字与行的空间关系,以及主动生成的每个字内在的结构空间。“书法让我打开了形式分析的可能性,我不再考虑结构,而着意形成节奏,形成空间的涌流” ,因而,在邱振中看来,“古典”“传统”“现代”“后现代”的区别不那么重要。
和周长江类似,从中国传统艺术中得到创作灵感的还有刘商英,他看到远古的户外岩画,重新认识到绘画在大自然中的呈现方式,“绘画并非只关乎语言形式和审美,而同时关乎交流,因而语言脉络并不是问题” ,他说,“当代艺术不是总要往前走,有时也要往回走,走得越远、越深,才可能与传统形成连续的对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