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自己的一段经历。高中就读过欧阳中石和徐无闻两先生主编的《书法教程》,大学期间更是反复阅读,自以为熟知书中内容,有时就不免夸夸其谈。一次,一位同学拿着教程,像大学老师出考试题目一样当面问我: “笔断意连”的含义是什么?我即兴作答,滔滔不绝,但结果错误频频,最多得到50分,不及格。
这是我在学习书法艺术中的第一场错觉,即看似对一些问题明白、深有体会,实为一知半解、模棱两可。我也从此自省,不断阅读各种书法教材,深入学习中锋行笔、蚕头雁尾、如锥画沙等一些基本问题。
之所以再次说起这个旧话题,是因为近年来许多从事书法教育的人少读教程,以致缺乏知识与概念,加上断章取义,道听途说,津津乐道于一些“独家秘诀” ,还得意洋洋地误人子弟、为人师表。当然,有些人也读教材,但仅读几页就以为深入“研究” ,深有体会,而到处好为人师,信口开河。所以,希望教书育人的导师们在口诀手授“武林秘籍”的同时,也多读几本书法教材,多一些共性的常识,讲授几千年来大家公认的知识。
李泽厚的《人类学历史本体论》认为,个体的知识与经验都是相对的,存在特殊与偶然,只有经过积淀,个体在历史长河中才能组成庞大的群体,个体的经验才能积淀成群体的经验,从而构建理性。这种群体的经验不因个体的好恶存在或消失。从一定程度上说,教材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提供了群体性的先验和普遍性的经验、技能与知识。
我不否定个体的主观与创造,独家秘方的价值。但从事书法教育的人或许应该明白,个体的认知与创造非常有限,而弥补局限的重要途径就是通过学习获得共性,特别是阅读教材,不仅能温故知新,还能让所讲内容有所依据,亦可拓宽视野。再深一层就是通过比较几本教材,可以看到不一样的书法和不同编著者对书法的不同理解。从共性与特殊的辩证中获得历史性的先验,滋养个体的特殊体验与思考。作为教育者,更应该讲授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经验和思想,传播具有共性的艺术规律,而不只是个人的临池好恶和获得几次书法奖的自我感受。
对于书法创作而言,在“展厅时代” ,人们追求变形与重构、追求个性与感观刺激、追求“无意于佳乃佳” ,创新虽是书法在新时代的出路,但对于书法教学,依然需要教材的理性辅助,需要书法史、批评与风格的基础性知识阐述,和行笔、结字与章法等具体问题的支撑,研究“有意于佳乃佳”的规律性。
有一位旧友,十多年后突然想考书法专业的研究生,两年来参加了几个培训班,还是考不上。后来与我聊天,才知他没有阅读过一本书法教材,拘囿于书法工作室老师的知识结构,满足于培训班上泛泛而谈的“吹牛” ,似乎也乐此不疲,然其实际并未深入了解书法艺术,只获得坊间逸闻与江湖招式而已。因为培训老师们没有书法教材(或者说老师们自己就是教材) ,更不会指导学生阅读书法教材。于是,我向他推荐了几本,除了临帖、学习技法外,更要读书。阅读书法专业的理论书籍,所谓“功夫在诗外” ,才可能有学问的追求,窥视书法艺术风格的嬗变,获得艺术精神的趣味。
其实,经过几十年的书法学科的建设,书法教育体系已很完善,仅仅从教材而言,除了高校的一些专家集体编著,还有一些书法家的个人书写,都可以拿来慢慢阅读与比较,给教学提供一些视角与讨论。
与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门类一样,书法教育也需传道授业解惑。购买几本教材,可以教授许多学生, “偷取”教材智慧,弥补自身的局限,从而传播更多的知识,也是“便宜占尽”的好事。特别是对于自学书法的人,拥有几本高水平的教材,更仿佛拜入名师门下,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