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韵之间的况味
——品刘麦收的中国画
栏目:画者
作者:李红  来源:中国艺术报

天山雄姿(中国画) 刘麦收

  刘麦收身为新疆美协秘书长,同时也是一位专职画家。从七八岁时开始习画到现在,已经画了近五十年,这支笔,在他的手中,更在他的心里。他对自己的要求是手不能离笔,要用手中笔展现新疆的山水风物。稍有闲暇,他便背起画夹,走向天山、博格达,走向阿勒泰、吐峪沟,走向国家投资的重点建设项目——西气东输工程现场,以一个画家特有的观察力与洞察力,感受并捕捉着山水之雄浑,时代之变迁。

  苏轼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文中写道:“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只有经过千锤百炼,方能“成竹于胸中” 。为此,他大量研习、临摹名家名作,感悟中国画的笔墨、笔气、笔韵之间的内在关系,并将之不断地融入自己的思考、探求、感悟中。

  从他创作的《云涌雪山》 《鹿语天山》 《天山野趣》 《重山叠峰图》等系列中国画中,可以感受到他独到的艺术追求:以雄浑苍劲之笔,磅礴的气势,淋漓尽致地展现自然万物。

  天山是刘麦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对他而言,天山是一种意象,更是新疆的一种存在形式。没有哪一座山的性格、特征、品质,能像天山一样反映出新疆的精神。天山蕴藏着他对新疆的种种情感与对自然天成的山林大野的诗意追寻。天山的辽阔、深邃,给了他创作的力量与冲动,并一次次催促着他摒弃业已形成的创作思路,走出旧我,以全新的艺术方式和审美理念,营造画作的意境和意味。

  刘麦收以天山为主题创作的画作占据了他作品的大部分,但没有一幅是他重复自己或重复天山的。在每一次的造访、回首和创作中,他都能发现以前所没有发现的天山之美,天山之险,天山之奇。他笔下的天山,因而有了无尽的意味。

  中国画以墨为主,色为辅。如何在传承先人经验的基础上把握好“色” ,刘麦收大胆地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在《家在天山》这幅作品中,除了常规的以墨的浓淡变化去表现天山的苍茫辽远外,他创造性地以大块面的墨绿、灰绿色调,立体地勾勒出山之灵动、松之挺拔,打破了山水画的固定格局,稳中求变,平中见奇,让《家在天山》有了绕梁余音。在《高岭秋色》 《胜景出天山》 《夏牧图》等画作中,他同样有意识地在墨中融入色,一次次地完成着对自身的超越。对“色”的娴熟运用,让他的画作显得开阔、灵动,叩击着每个观者的心扉。

  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画家,刘麦收认识到,只有把自己融入到波澜壮阔的时代洪流中,而非沉醉在一己的喜好悲欢,才能创作出思想内涵丰富的作品。他时时关注国家的重大项目、重点建设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启动后,他敏感地意识到,这不仅是以新疆的天然气资源造福各族人民的一件好事,还是调整包括新疆在内的沿线省市区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一次重要战略机遇。以此为题材创作一组作品,无论对自己还是对社会,都有积极意义。

  主题确立后,他先后用了三年多的时间,深入到西气东输工程新疆段的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调研、写生,对整个工程计划、场地、设备及进度烂熟于心。正是凭着这种严谨认真的态度,他一气呵成绘就长1 . 92米、高1 . 8米的水墨画作品《西气东输》 。在这幅作品中,他充分发挥自己的山水画优势,没有将西气东输工程作为主体,而是独具匠心,让新疆的另一座代表性山脉——火焰山占据了整个画面的四分之三,西气东输工程只占据了四分之一。画作中的山似乎显得很强大,而作为重点表现内容的西气东输工程却显得有些弱小,彻底颠覆了传统构图中突出主题的惯用表达手法。除了以山水画作中必不可缺的墨色为主打外,他在火焰山中融以橘红色,让画面体现出一种变化,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山峦重叠,茫茫戈壁荒滩上,西气东输穿越时空的阻隔,奔腾而来。

  远观其作,宏大的场面、所向披靡的气势,让西气东输的主题冲撞着人们的心灵;近观其作,细腻的点线,浓淡干湿的变化,将主题凸显得更加鲜明。正是这种出人意料的构图及用色,让画家的情感呼之欲出,对画面情绪、意境起到无法言喻的引领作用。

  刘麦收连续创作了以西部大开发为主题的系列作品。而无论创作题材如何变化,新疆的山山水水始终游走于他的笔中,这让他的画作有了浓郁的地域色彩及特点,显示出画家对画、对景、对情的个性化理解与认知。目前,刘麦收正在酝酿创作以“天山新客”为主题的系列作品。这个“新客”并非指人,而是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而出现在新疆大地上的新生事物,比如高铁、风力发电等等。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艺术追求,让更多的人认识一个日新月异、与时俱进的新疆。

  新疆,是刘麦收艺术创作中绕不开的话题,“天山是新疆的重要地标。山峦起伏,春夏秋冬,风吹雨落,朝霞斜阳,景色各不相同。该如何用手中的笔去表现新疆,表现天山,希望我能从中找到突破口。 ”刘麦收在笔墨的浓与淡,构图的疏与密,线条的起与伏,情感的收与放之间,思索着、探求着、挥洒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