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人家(中国画) 蒯惠中
太湖历来是江南人文荟萃之地,自古吴文化积淀深厚。自有画史的记载以来,沿太湖周边长江沿岸地区出现的大家、名家难以数计。从三国东吴时的曹不兴、东晋的顾恺之到元代的倪云林,再到明代吴门画派的“明四家” 、清代的“四王”等,对于中国画的发展都起到过重大影响。太湖山水孕育了数千年光辉灿烂的吴文化,也孕育了苏州的画脉,更孕育了一批批才华横溢的吴门才子,历史传统的熏陶渐染与大自然的气象万千是苏州画家得天独厚的条件,而老一辈的厚积薄发、新一辈的风云际会,也使得苏州的山水画绽放出别样的光辉。
蒯惠中便生长于这样一个钟灵毓秀之地,少年时代在太湖边度过的他,一方面在吴门文化的熏陶下,另一方面在水乡与湖石的浸润中,太湖的山水风情早早地在其心中扎了根。于是他选择了潜心学习绘画艺术的道路。他从自学《芥子园画谱》开始,后来受恩师王锡麒启蒙学画,因其好学不倦、刻苦勤奋而深得王锡麒的赞赏,他也从先生那里习得了一些技法真传与笔墨精髓。要在专业上精进,只有靠更加倍的刻苦努力,于是蒯惠中深深地扎入传统之中,路子既宽且深。从五代董源,到宋代巨然、范宽、马远、夏圭,到元代吴镇、王蒙,到明代沈周、徐渭,再到清代“四王” 、石涛……从这一长串名单中,似可看出他的传承吸收之路径。太湖的烟水润泽、空明澄澈,使得他的画秀润雅逸,他是遵循董其昌所倡导的“南宗”山水一路延续下来的。
蒯惠中是勤奋的,是思考的,是静心善悟的。他以自己的努力,几十年潜心作画,成果颇丰。他的笔底蕴涵着对家乡山水、风土人物的一片真情、一片厚爱。在他的作品中,反映太湖水乡之灵秀的题材占了很重的分量。
艺术的轨迹总是先繁后简,再由简升华到另一高度的繁复,继而更为大气,如此螺旋式前进,没有止境。蒯惠中没有在自己的成就之上故步自封,而是在艺术道路上不断前行。为了累积大量的素材和探索心得,不断地寻求突破,他深入各地体验生活,在丛林、山涧取景写生,大江南北留下了他孜孜不倦求索的身影。他博采众长、食古化新、厚积薄发,在绘画技法上不拘泥于一派一别,而是坚持不懈地在师古人和师造化的基础上创建自己的个人艺术面貌。同时,他还注重从中国书法中汲取营养,逐渐在一些运笔中加入书法的精神。他深知,要达到这一目标,唯一的途径是提高自己全面的艺术修养,体悟自然造化规律和艺术创造原理,扎实地提高自己的绘画技巧,既不拘泥古人古法,也不受客观自然所限,保持创新锐气,发挥创新精神。
当前,高校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意识到美育在其中能够发挥相当积极的作用。“太湖春晓”蒯惠中山水画作品展近日在苏州市职业大学举办,正是旨在弘扬现代山水画艺术,让高校师生陶醉于笔墨精妙的“自然”山水景象之中,得到绘画艺术之美的享受,在教育的殿堂播撒艺术之美的种子,使其生生不息、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