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工学院之夜(中国画) 宗其香
在传统中国山水画的当代转型中, 20世纪初齐白石“三进三出”广西、发现桂林山水并以独特的表现方式画桂林山水,到后来黄宾虹、徐悲鸿、张大千、李可染、陆俨少、张安治、胡佩衡、关山月、阳太阳、白雪石、马万里、宗其香、黄独峰等一大批名家表现桂林山水或广西自然风光题材取得成就,使传统中国画山水在表现现实的实践中实现了中国画山水的当代转型。
桂林山水使画家们找到了突破传统山水画在表现形式上程式化的路径,并形成有时代气息、有鲜活生命力和个性语言的当代中国山水画面貌。在这些画家中,有三种艺术取向:一是齐白石,他从桂林山水中得到启发,摆脱传统山水画样式,以自己富有创造性的语言表达了他对桂林山水的深刻认识,这种以自然景象为参考、以画家主观意识和个性语言表现对象,并以此形成自己的艺术面貌的探索具有革命性;二是以传统语言表现桂林山水,适当表现画家的感受,因是在写生基础上的创作,作品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时代气息,这类画家有黄宾虹、张大千、胡佩衡、马万里等;三是融会中西,既保留传统中国山水画审美特征,又将西画审美观念和特点结合其中并产生新的审美效果,艺术个性鲜明,有很强的时代性和艺术生命力,成为当代山水画的主要代表,如徐悲鸿、李可染、白雪石、关山月、阳太阳、宗其香、黄独峰等。
对宗其香来说,广西的山水在形态上的独特是产生自己艺术面貌的一个条件,但只有样式的独特是不可能实现山水画在当代的转型的,要在表现语言、审美观念、当代精神、艺术个性和个人情感的综合呈现下才有可能。而其中有感而发的艺术感受和创造力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为创新而创新的主观臆造是创作不出具有文化意义和时代特征的优秀作品的。所以,他以真性情写真山水,给自然景色以精神灵魂和艺术生命,从他的作品中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这种感染力。
宗其香在实践和探索中,以自己独特的感受,在充分利用传统笔墨同时,运用西画的光色、透视、风景画处理手法,表现了广西风光,特别是夜色桂林山水,更是开创了表现桂林山水的新形式。在表现重庆夜景时,除了运用传统水墨语言外,宗其香结合了西画焦点透视原理,以西画风景写生表现的要求,用笔墨把空间、明暗、光色的对比变化表现出来,不但打破了传统山水画的表现局限,还在融会中西中探索了一条当代山水画发展的道路。这种突破有两点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是首创用水墨画表现城市夜景,二是用西画风景的原理以水墨语言表现山水。
“夜山水”是宗其香表现桂林山水的主要题材,最早表现漓江夜色的作品是1963年宗其香带学生到桂林采风时创作的《白沙渔火》 :几只渔船错横在江面上,俯视的江水占了大部分画面,但宗其香通过对船和江水的表现,使画面生动而纵深。而后,他画了一系列的漓江夜景,代表性的作品有《漓江夜泊》 《榕湖夜》等。在这些“夜山水”中,我们看到宗其香在几个方面创造性地开拓了中国山水画的表现语言,一是云山的逆光表现,二是水光倒影画法,三是透视空间的营造。宗其香画云彩,是以水彩的画法表现,用水墨直写,丰富多变,阳光透过云彩山峰,直射江面,鳞波闪烁,打破了传统山水画对云彩的表现,但这一切是用水墨语言表现出来的。而表现江水倒影时,他用墨色的变化、紫蓝色和灯光橙红色的对比,使江面透明清澈,犹如明镜,把漓江夜色的秀丽充分呈现了出来。宗其香强调焦点透视,用光色表现空间的深度、广度,扩大了传统山水画对空间的表现力,从“夜重庆”到“夜漓江” ,宗其香形成了自己的艺术语言并取得开拓性的成就。
“彩山水”是宗其香对当代中国山水画的另一贡献。宗其香以水彩入山水画,是他探索传统山水画在当代转型的一个路径,传统中国山水画以色彩表现山水多用“浅绛法”赋彩或作“青绿”山水,多为主观设色,但大自然丰富多彩的变化,特别是在写生表现时,这些表现方法是不够的。所以,宗其香选择了以色彩作为探索中国山水画语言当代性的方向之一,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宗其香有很高的水彩画造诣,这为他探索以水彩增加山水画表现语言的丰富性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加上传统中国画的修养,使这种探索为后续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宗其香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彩山水”的探索,创作了一批优秀作品,到70年代至90年代,特别是在广西创作的一批作品,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如《漓江畅游》 《桂北胜景》 《良凤江畅想曲》 《半帆斜日一江风》 《漓江新月》 《古榕伴清流》《夕阳无限好》 《道由白云尽》等作品,“彩山水”开辟了当代中国画山水的新领域。
宗其香在融会中西、开拓中国画山水当代发展道路的实践中,始终坚守一个根本原则——传承传统中国山水画的审美精神和语言特征。这种在文化意义上的传承和发展,使他实现了探索“新国画”发展道路的理想;他用老辣的笔法、变化万千的墨韵,在光、色、空间因素的充实下,创造出一种崭新的、时代气息浓烈、生动自然、个性鲜明、传统中国画审美精神充盈的中国画山水新图式。
漓江夜泊(中国画) 宗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