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油画史的一次个案研究
栏目:推介
作者:德加  来源:中国艺术报

毛儿盖黑水姑娘(油画)  董希文

  历百年迄今,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可谓名师大家济济一堂,鸿篇巨帙,成果斐然。其中由董希文先生创建的油画系第三工作室,在波澜壮阔的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更是不断书写出一篇篇壮美华章,成为推动中国油画艺术发展并形成“油画艺术的中国学派”的核心力量,堪称中国现代油画史上的一个典型案例。

  10月12日至11月4日,由中央美院主办,中央美院造型学院、中央美院美术馆共同承办的“师严道尊——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教学研究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展览以油画系第三工作室发展的历史脉络为经,以不同时期的教学理念和创作特色为纬,形成“民族风格、中国气派”“建构油画艺术的中国学派”“立足传统、面对当代”三个展览单元作为叙事结构。通过对第三工作室不同历史阶段作品、历史照片、教学文献的有机编排,全面勾勒出其教学的历时展开和创作的广泛维度,共展出1959年董希文工作室成立以来各个阶段教师和学生作品60余件。

  回望历史,第三工作室从建立之初的董希文工作室开始,广收博采、兼容并蓄,一方面扎根于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另一方面也注重对西方油画艺术的自主吸收、融会贯通。同时秉承着董希文先生“油画中国风”的学术理想,围绕“因材施教、顺水推舟”的教学理念,在塑造国家形象和培养油画艺术人才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文革”之后,在詹建俊先生的主持下,第三工作室始终坚持基础训练的规范和法度,主张创造自由的学术氛围,引导学生探索和发挥自己的个性,教学中坚持“严宽结合” ,既不保守、也不放任,以优异的教学成果践行着“自觉建构油画艺术的中国学派”的学术主张,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毕业生,成为今天中国油画艺术界的中坚力量。

  新世纪以来,在全球艺术变革的新语境下,第三工作室的教学相继在谢东明、喻红两任工作室主任的主持下,不忘董希文先生提出的“广收博采,为我所用”的教学传统,清醒而理智地坚守严格的写实基础训练,在教学中做到严谨的训练与活跃的思维并重,并持续深入探寻油画语言本体在历史演进中生成的独立价值和潜在精神空间。在全球文化艺术景观化、媒体化的多元图景中,第三工作室培养出来一批批毕业生为中国艺术界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也是油画系第三工作室在今后全球高等美术教育与视觉艺术发展趋势中的独特意义和价值所在。“意义的回归——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师进行时”展览于同期同地展出,展出油画系22位教师的42件作品,展现当代油画教育工作者对艺术的信念与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