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刹海(油画) 丁天缺
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中,有人潮头呐喊,有人默默耕耘,前者寡,后者众。丁天缺,就是这样一位因历史变革而不为大众所熟悉的老先生。近日,“梦里孤山——丁天缺纪念展”在京开幕。开幕当天,学界、丁天缺亲属和学生纷纷出席,共同追忆、分享,纪念丁天缺逝世五周年。
丁天缺,原名丁善庠, 1916年出生于江苏宜兴, 1935年考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师从吴大羽,后任其助教。他的同门好友中,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无不成为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家。而造化弄人,丁天缺的一生坎坷蹭蹬,备尝艰辛。本次展览的30余件作品,呈现了丁天缺在人物肖像、风景及静物等几个题材的油画创作。大胆的线描勾勒,色彩的明丽交织,成就了丁天缺独特的绘画语言。从这些作品中不难发现后现代及野兽派的风格影响,与其精心雕琢具体细节,艺术家更追求色彩的表现,从而传达情绪及更深入的艺术感受。正如诗人顾燃所言:“画对于他,是另一个人生。这个人生是外界无法干预的,是完整的。所以他用的白色跟蓝色都很决绝” 。如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在序中所言:“念去去,千里烟波,丁先生从未停止过对艺术生活的苦行。也正因了这种执守与向往,他对他所尊敬的老师始终保持着忠诚和崇敬。与吴大羽先生葆有一生的友谊与追随,对林风眠先生也是相知无断。 ”近十年来,学界重新梳理民国美术史的脉络,而吴大羽体系也逐渐得到世人的认可和重视。
一世骄阳挥洒对艺术的满腔热爱,生命既已被岁月塑造,何不超越苦难,将璀璨和明媚引入笔下,用纯粹明朗的色彩安抚灵魂。丁天缺的倔强、洒然、纯粹与真善,都成为这一抹抹亮色跃然纸上,淡然于世,又傲骨嶙峋。一如他的肖像作品,从不以美取媚于人,而更在于人物内在的情绪流露;又如他自己晚年所言,同学赵无极的画“似是而非” ,而他自己的作品则常常“似非而是” 。尤其表现在山水风景上,他化山林为怪兽,更是“自作主张” ,将山水风景赋予精神和灵魂,甚至变形为人像与动物隐匿其中,在借鉴西画色彩经典的同时,不断结合中国本土语言探寻自身创作特点。
如果说,丁天缺的一支笔是饱含激情挥洒绚烂色彩的画笔,那么他的另一支笔则游走于文字丛中——吟诗作译,搭建沟通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展览的后厅,通过诸多文献、手稿与信件往来、译本和出版物,展现了丁天缺的文字才华。“梦里孤山醉倒”“西湖旧梦不胜续” ……今天重读他困顿之际书写的旧体诗词,字里行间,满溢着他对西湖,特别是对母校那份魂牵梦绕的情感。同时,在翻译介绍西方画家作品及艺术理论方面,丁天缺曾译作《毕加索》等书,并在返校后暂任《美术译丛》编辑,译介了大量有关印象派、立体主义等现代绘画的文字,为国内新潮美术青年引入新的绘画启蒙。醉心法国文学的他亦译有《莫泊桑中短篇小说选》和《魏尔伦诗选》 。
“命运交响的时候,经常是悲怆在前的,苦难对于有理想和有才华的人都是滋养,从苦痛中寻得平和,这是一个人是否能够超越自己,超越根本的一个状态。丁天缺先生经历了那么多,却还如此纯粹,大善而为人所敬。囹圄磋磨,却在画面中看不到任何抱怨和愁苦——他咀嚼了苦难,脱离了苦难,他用一生诠释了艺术的魅力高于生活。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生命的光华与利刃,同此构成人生的伤曲,也构成了人生的刚烈。伤曲令人唏嘘,刚烈一任后世的纷说与景仰。 ”许江的感慨是在告知世人,那些对艺术带有执着与倔强的人,世间不曾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