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年前“山东大汉”的生活
——观“礼出东方——山东焦家遗址考古发现展”
栏目:看展览
作者:本报记者 陈思静 实习记者 杨阳  来源:中国艺术报
<style type="text/css">.TRS_Editor P{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style><div class=TRS_Editor><style type="text/css">

.TRS_Editor P{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style>
<p align="center"><img style="border-right-width: 0px; border-top-width: 0px; border-bottom-width: 0px; border-left-width: 0px" complete="complete" alt="" src="http://www.cflac.org.cn/zgysb/dz/ysb/page_5/201807/W020180719566514450212.jpg" OLDSRC="W020180719566514450212.jpg" /></p>
<p align="center"><font color="#0000ff">彩陶壶</font></p>
<p>  5000年前的“山东大汉”到底多高?神秘的考古现场是什么样子?古代礼仪制度下,陪葬会有哪些物品?7月10日至9月9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山东大学、山东省文物局、济南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礼出东方——山东焦家遗址考古发现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展出,对这些问题做出了解答。展览分为“横空出世”“王者之城”“礼制先河”“工艺流变”四个部分,展出的230余件文物绝大部分来自获得“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殊荣的山东济南章丘焦家新石器时代遗址。</p>
<p><strong>  黄河流域重要的治玉和用玉中心 </strong></p>
<p>  焦家遗址一直以丰富的大汶口文化遗存而著称,其遗存主要为距今约5300年至4600年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物品、建筑。焦家人聚族而居,聚落形态经历了“早期居住址——中期墓地——晚期居住址”三个大的发展阶段,早期居住址多为半地穴式,晚期居住址多为地面式,建筑形式由早期单间房向后期联排房屋形式转变。定居生活、经营农业和采集渔猎活动是这一时期焦家人的生活特点,除此之外,他们还掌握了制作陶器、石器、骨器等加工技术,生产生活已经处于同时代的相对发达的水平。</p>
<p>  在焦家遗址的考古发现中,以夯土城墙、护城壕沟和高等级墓葬最为突出,这说明焦家古城已成为距今5000年前后鲁北地区的中心聚落。玉钺、玉刀等王权象征物,城墙内发现以人作奠基的祭祀坑,显示出古城的统治者当时也是军事上的首领,在古城中拥有无上的权力。有权之处即有争斗,遗址中发现有6座大型墓被毁,且每座都是一棺一椁,“墓主人的地位应该很高,墓主人的腿骨、头骨有被破坏的现象,而且陪葬的陶器、玉器也多被砸,破坏痕迹明显。这很可能是当时的聚落高层内部权力斗争的结果”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焦家遗址考古领队王芬介绍。</p>
<p>  在遗址挖掘中,考古工作者们还发现,大汶口文化拥有十分发达的远古工艺技术,以制陶和玉石器制作最为发达。制陶业达到成熟的高度,白陶、磨光红陶、黑陶、彩陶、彩绘陶争奇斗艳,三足、镂雕、动物造型等手法多变,轮制技术普及,烧造火候高,可以生产出质地细腻的薄胎陶器。玉器制作在这一时期异军突起,既有玉钺、玉刀等礼器,也有形式多样的玉镯、玉指环、玉管、玉环、玉锥形器、玉坠等装饰品。玉器形式古朴,造型多变,因为可能还处于玉器发展的初始阶段,所以尚未形成整齐划一的固定格式。同时,这一时期的玉器更重功能和实用,不追求过分繁缛的修饰,玉饰品之间或形成串饰组成使用,或不同个单件玉饰之间形成固定搭配在人体上成套使用。这些用玉的原则和规律在后世多得到延用和发展,在玉器发展历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p>
<p>  在后来的龙山时期,这些制陶、治玉工艺得到发展和提升,实现了新的历史跨越——陶器已采用快轮拉坯技术,制作出磨光黑陶、蛋壳黑陶和白陶器,达到古代制陶工艺的最高水平;治玉水平攀升,除了以钺、刀、圭等为代表的大型礼器,还有以镂雕、线刻等手法制作的复杂精美的玉饰,治玉技术和用玉制度已十分发达和成熟。所以,展览中专门增加了少量山东龙山时代的精品文物,用于体现东方工艺在本地的延续发展。</p>
<p>  焦家遗址代表了黄河流域一处极为重要的治玉和用玉中心,在埋葬制度上形成了十分稳定的礼仪制度和文明化标志。这些与早期礼仪制度相关的遗存证据不但在山东地区,而且在全国范围来说也是最丰富的,为深入研究中国早期社会的礼仪、宗教、思想和艺术等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实物资料。它的横空出世填补了鲁中北地区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阶段居住形态研究的空白,为探究黄河下游地区古代社会的发展演变进程提供了珍贵的线索。</p>
<p align="center"><img style="border-right-width: 0px; border-top-width: 0px; border-bottom-width: 0px; border-left-width: 0px" complete="complete" alt="" src="http://www.cflac.org.cn/zgysb/dz/ysb/page_5/201807/W020180719566514457674.jpg" OLDSRC="W020180719566514457674.jpg" /></p>
<p align="center"><font color="#0000ff">黑陶高柄杯</font></p>
<p><strong>  从等大复原看古代礼制 </strong></p>
<p>  提起远古时期人类,以往大多认为当时人们因生活艰辛和环境恶劣,所以身材矮小、体质瘦弱,但焦家遗址的发现颠覆了这种惯识——被誉为5000年前“山东大汉”的部族首领大墓,男性墓主身高经实测近2米,这个身高放在如今也可谓佼佼者。在展厅观众可以看到,大大的玻璃罩下“山东大汉”在墓里的状态。中国国家博物馆策展人王月前介绍:“M 184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个大墓,墓主人身躯和随葬的礼器全部经过等比例复原——包括长近4米、宽2 . 1米的墓口,一棺一椁内外相套的形式,以及棺椁之间和人身上放置的近20件陶器、玉器随葬品等均按被揭露时的情形加以复位。我们希望能以这种最直观的方式充分表现出这些高等级墓葬的礼仪制度和恢宏气势。 ”</p>
<p>  “高个子”在焦家遗址大墓中尤其多,类似M 184 “山东大汉”的大墓还有几处。虽然一直以来,每当提起山东人,很多人会联想到“人高马大”这样的字眼,但是很难想到,早在距今5000多年前,山东人的身高就已如此“伟岸” 。专家推断,可能因为这时期是农耕时代,广泛种植谷物和饲养家畜,食物来源比较丰富和稳定,营养充足,所以身体素质也有所提高。而且这些墓主人生前在部落中等级均比较高,占有的物质资源就更丰富,吃的食物又多又好,有这样的营养供应,身高便比较出众。也有专家认为可能与地域分布有密切的关系。究竟是什么原因促成这样的伟岸身材,虽然尚且没有定论,但是这让我们从全新视角重新认识古代人类体质发展状态,着实引发了诸多想象,也成为耐人寻味的历史之谜。</p>
<p>  除了身高的伟岸,其陪葬物品、棺椁形式等亦引起了考古专家的重视。焦家遗址共发现215座大汶口文化墓葬,但有墓葬体量不一、棺椁葬具的形制不同、随葬品高低多寡等现象,已经表现出明显的社会分化和等级差别,并且形成了很严格的礼仪制度。“以大型墓为代表,礼仪制度初见端倪,大墓棺椁齐全,随葬品陶器和玉器并重,用重椁一棺、一椁一棺等形式来彰显墓主人的身份等级。大墓附近有集中分布的祭祀坑,堆满打碎的陶器或埋葬的整狗、猪、鹰等。大墓主人多陪葬玉刀、玉斧等重器来象征生前拥有的权力,玉镯、玉指环、玉坠饰、玉环等用于装饰人身,随葬陶器和玉器的位置固定,成套陪葬,形成严格的组合关系。”王芬说。</p>
<p>  焦家遗址地处黄河下游,居于文明起源核心地域之中,对它的深入发掘和研究必将有助于揭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的形成与发展特征。</p>
<p align="center"><img width="400" height="238" style="border-right-width: 0px; border-top-width: 0px; border-bottom-width: 0px; border-left-width: 0px" complete="complete" uploadpic="W020180719565175660357.jpg" alt="" src="http://www.cflac.org.cn/zgysb/dz/ysb/page_5/201807/W020180719565175660357.jpg" OLDSRC="W020180719565175660357.jpg" /></p>
<p align="center"><font color="#0000ff">大型墓葬M184</font></p>
<p><font color="#0000ff">  这座墓被“搬到”展厅中—— “在设计展览时,我们本着尽量展现考古过程中的原貌的原则,以一种原生态的方式,向大家展示考古发掘现场的效果。 ”中国国家博物馆策展人王月前介绍,在选择展品时并没有选择外观精美的物件,而是将出土文物尽可能多地展示出来,以求参观者一进入展厅就能感受到远古文化的气息扑面而来。</font></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