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豪年:还携笔墨向高丘
栏目:视线
作者:本报记者 张亚萌  来源:中国艺术报

黄河胜概(中国画)  欧豪年  中国美术馆藏

  “八十无心力犹任,惟嗟目翳足病侵。荆关险巘虽艰陟,文沈清泉却易寻。南岭虎吼高祖慨,香江豹隐赵师襟。丹青不老开新境,一笑希夷入我吟。 ” 2014年,台湾艺术家欧豪年写下《八十无心》这首七言律诗,回顾自己的八十艺涯;这件书法作品也呈现在3月2日至13日于中国美术馆举办的“还携笔墨向高丘” ——欧豪年八十回顾展中。本次展览展出欧豪年的中国画、书法等作品近130件,以“岭南传馨者”“笔落生寰宇”“腕底造物功”“涵泳古今气”“吐纳皆豪情”五大篇章综合呈现他多年不懈求索、境由心造的艺术成果。

  传馨岭南艺脉

  “我生长在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从小这些自然的景和物,都成为影响我一生画风的重要走向。再加上从小就被要求必须读四书五经,书画国学等也都是必须学习的重要功课。 ”欧豪年回忆。 “上世纪50年代时,待家移居香港。在港得拜岭南名宿赵少昂门下,专意致力艺事,写生自立。且仰凌道扬至培植,曾执香港崇基学院讲习。离职后,曾尔访台,拜谒于右任,多蒙勉励,且书赠‘风雨一杯酒,江山万里心’ 。 ”欧豪年在他的自述中这样描述。在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眼中兼有“抚孤松而盘桓”的晋代高士和民国时期文人雅士风采的欧豪年, 17岁师从岭南画派巨擘赵少昂,毕业于岭南艺院,是岭南画派再传弟子。他的艺术创作题材丰富、形式多样,绘画遍涉山水、人物、花鸟、畜兽、书法诗词等多门类,不仅继承岭南画派“调和中西”的创作传统,更以“融会古今”的艺术态度,取得了多元的艺术面貌。

  1970年,欧豪年受聘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 ,于此进一步弘扬岭南风格并将之融渗台湾文化环境中,不仅接续了两岸艺术传统,更为当地水墨创作提供了新的艺术选择。“多年来,欧豪年仰承师恩鸿业,秉持‘折衷’精神,传馨岭南艺脉,不懈探索于画派风格与台湾地域文化的交融互通,使岭南画风成为台湾重要水墨风格之一。创作之外,其更不忘奖掖后学,在学院艺术教育中勤恳耕耘,桃李天下,不遗余力推动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在中国绘画、书法中的融渗和在新一代艺术家中的继承。 ”吴为山说。

  展开20世纪的中国美术画卷,伴随着西学东渐和随之而来的社会变革,发生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变,先有康有为“衰败改良” 、陈独秀“美术革命”之说,后有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等各具特色的“融合主义”思想与实践,无一不带来传统中国画领域的巨震。岭南画派作为20世纪中国美术变革浪潮中的重要美术现象之一,秉持“折衷中西、融合古今”的艺术宗旨,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岭南地区掀起了一场对中国画的“艺术革新” 。创始人高剑父、高奇峰和陈树人以高昂的艺术抱负、炽热的革命精神,开启了岭南地区国画的新篇章。在吴为山看来,欧豪年的作品以其中激荡的“雄强之质”而独具特色——这不仅是岭南画派特有的笔势气概,更是他个人性情的彰显,是其艺术自信的显现。他倾慕黄河壶口的气势恢宏、万里长城的苍茫崇峻;欣赏雄狮猛虎的霸悍刚强、骏马鸥鹭的意气飞扬,大千世界的壮丽景象与造物主的鬼斧神工使其惊叹,可贵的是他将这一切生活的、生命的感动化入笔墨,并洋溢着其豪迈的才情。

  搜尽奇峰湍水

  古代的山水画创作历来讲求“应目会心” ,饱览山水而后经营丘壑,至石涛所倡“搜尽奇峰打草稿” ,将山水创作重新引回自然之境。写生同样是以“革新”为诉求的岭南画派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欧豪年对写生尤为重视,他认为“写生是水墨画足以重新赋予时代性的基础,也是个人与大自然获得感性对话的起点” ,他的足迹遍布宇内,桂林山水、黄山松云、长城内外、大河上下,搜尽奇峰湍水,累为笔下寰宇形象。欧豪年认为,写生乃是绘画重要的基本功,所谓造境,必有一个心灵提炼萃取的过程,应达“人有人格、物有物格”的境界;在他大量描绘祖国河山的作品中,寄托了无尽的思乡情怀,他立足本土、兼融西方艺术的方式,弘扬了中国画自由的民族风格,丰富了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力。因而,他的一系列黄山写生作品,就有“呵冻即时”的感觉,绝非躲在画室临摹照片能表现出来。“如画方削五云浮,客馆遥看华岳秋” ,在如此“写生”与“写心”的过程中,他以这样旺盛的创作精力、昂扬的艺术豪情和勤奋的写生实践,开张图画,再续岭南画派之时代新貌。

  在岭南画派的创作门类中,人物虽非主类,但几代岭南画家或作古装人物以古喻今,或直接刻画现实人物生活,以多种方式为这个门类注入时代内涵。欧豪年的人物画以古装为主,表现为粗笔豪放的写意画风,他画李白醉酒、东坡题壁、杜甫茅屋破败,多见手提墨笔、奋笔直书的文人形象,或许正是他个人的写照。他的人物有的取材于历史典籍,有的取材于宗教典故,有的则表现现代人物,不时也作水墨人体写生,侧重点不在发思古之幽情,而在借由人物作出人生思考。绘画之外,他又勤习书法,有意识地将书法运笔于绘画创作。他的书法类似赵少昂而颇具个性。由结字上看,取晋而舍唐,志在畅意,不在守法,多视偏旁结构为视觉元素而另起炉灶,故而写入画内犹如形象,线条衍生变幻,书画合璧。

  台湾学者秦孝仪认为:“当代国画大师,一曰张大千氏、一曰欧豪年氏,以诗、书、画雄视当世。 ”“欧豪年的绘画作品,无论是山川人物之纵错,鸟兽草木之性情或是池榭楼台之矩度,都能达到切实深入其理、曲尽其态、存其形貌而全其神趣的境地,逼真而又洒脱,生动而又空灵,既不脱于现实之真,又能将胸中丘壑一一托出,让人观之如入其境、回味再三,为岭南画派也为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启迪与借鉴。 ”华侨大学美术学教授孙德明认为。如今已年逾八旬的欧豪年,仍创作不息、教学不止,还携笔墨向高丘,“已届八十三岁龙钟,犹能不懈于艺事,真得拜上天之宽厚——我头发都白了,但依旧在努力” ,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