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牧骑表演《我们都是多面手》 本报记者 孟祥宁 摄
由中国文联主办的“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2018春节大联欢”是面向全国文艺工作者的一次联欢盛会,是一个宣传党的文艺政策、展示文艺家风采、汇报文艺家创作成果,以及梳理文联工作亮点、团结文艺家奋发有为、实现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品牌联欢活动。今年的大联欢分为“春暖花开”“春风化雨”“春华秋实”“春光无限”四个篇章,四大部分既相对独立又浑然一体,既有时令的起承转合,又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彰显了文艺工作者为新时代奉献耕耘、为新时代放声歌唱的豪迈情怀。
由张凯丽、江涛等带来的开场舞《百花迎春》掀开了晚会的序幕,刹那间将观众带入了浓郁的节日氛围之中。紧接着,来自藏族、彝族、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歌曲串烧《酒歌联唱》 ,给各民族的同胞们送去了喜庆吉祥的祝福。应该说,这些中国好声音,反映了春回大地和春满人间的时代新气象,他们以动听的歌喉迎来了春天的脚步,给人以无限的生机和浑身的力量,激发了美好的遐想和无限的希望。同时,舞台上文艺工作者矫健的舞步和悦耳的歌声,体现了他们走进新时代的激越昂扬风貌。自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以来,我们迎来了文艺的美好春天,文艺的生态得到了有效净化,文艺的方向更加明确,文艺的使命和担当义不容辞,文艺的生命生机勃勃,文艺的力量再次绽放,文艺的春天愈加充满想象,文艺工作者的面貌焕然一新。由朱时茂和王馥荔等带来的诗朗诵《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蕴藏着植根大地和追寻幸福的涅槃精神,老诗新诵别有一番滋味在回响,既反映了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追求和向往,又彰显了他们连通现实和理想的迫切愿望,唯有立足于生活的土壤和根基之上,广大文艺工作者在明天才是一个真正幸福的人,也唯有深入现实的物质世界,文艺家们才能真正寄托自己的理想和梦想,从而在新时代真正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最终为祖国和人民尽情抒情和抒怀。
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必须有一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文艺要给人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和审美启迪,艺术家自身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道德水平是根本。应该说,今年大联欢的节目在这方面做出了示范。由瞿弦和、张筠英,王雷、李小萌,黄晓明、杨颖三对夫妇联袂出场,分别演唱的歌曲《最浪漫的事》 《你最珍贵》 《来日方长》就是主办方和晚会导演的匠心所在,他们选取了一批讲品位和重艺德的艺术家登台献艺,以身边的榜样去告诫艺术家应该坚守高尚的职业操守,应当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公众形象。一切文艺家的艺术理想离不开自身的修为,离不开良好的家风,离不开自己的慎独情怀,惟其如此,讲品位、讲格调和讲责任的“三讲”艺德才会掷地有声,也只有这样,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后人留清白的艺术理想,才可能穿越时空而不朽。
可以说,大联欢从始至终都在营造“春风化雨”的美好氛围,特别是青年演员王俊凯致敬老艺术家陶玉玲的温暖瞬间,以及范冰冰为资深艺术家于蓝献花的画面,不仅传达了老中青三代文艺工作者其乐融融的和谐氛围,而且富有特殊的象征和隐喻内涵,即通过大联欢昭示文艺家要不断提高学养和涵养,应该继续加强自身的修养和修为,这样才能肩负起祖国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能够胜任“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其实,在现代化过程中,威胁我们生存的并非物质条件,恰恰是精神和道德诸方面的人文危机,而文艺家正是人文精神的建构者和传播者,只有将文艺家个体生命的情理安顿好,使其情理获得和谐共振,才能真正建立和引领社会行为的规范。文艺家的这种充满道德理性的生命十分重要,是其在新时代承担人类和社会命运的基础,也是他们自己和作品化世导俗的根基。可见,文艺家不仅要在文艺创作中追求卓越,而且要在思想道德修养上追求卓越,努力做到“言为士则、行为世范” 。
大联欢借助系列短片讲述了获奖代表的感人故事,集中梳理了一年来文艺界取得的喜人成果,特别是一批获奖名家和专家的励志故事,以及文艺家们刻骨铭心的艺术见地,感染了无数观众。例如,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奖者李刚田的娓娓道来引发了共鸣。“立身中正、横平竖直”正是书法中蕴藏的民族文化符号,“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正是历代书家追求的最高境界,依托获奖者的现身说法,既有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也有和文化传统的对话,更有一种文化自信在其血脉中流淌。这样的文化自觉并不是在复古,而是在多元文化时代格局中,警醒我们如何认清自己的文化家底、理清自己的文化模式、认识自身的文化魅力,从而在文化冲突和文化较量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我们在新的文化秩序中和平共处以及合作共赢的根本基础。再如,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奖者汪育殊一语中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正是“梅花奖”的价值和内涵所在,没有寒暑易节的辛酸困苦,没有水滴石穿的唱念做打功夫,就没有梅花昂首怒放的生命雄姿。又如,中国舞蹈“荷花奖”获得者王亚彬的自信和从容,那种“十年磨一剑”的坚韧和付出,是文艺家“两脚沾牛屎、汗水摔八瓣”辛劳的生动体现,这里既有文艺家“起而行道”的实践性品格,又有深入生活、扎根生活的切肤生命体验。
冷静思索不难发现,源自陈寿《三国志》的“春华秋实”一词本身就充满了辩证法,体现了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观,没有“春华”哪来“秋实” ?没有“春华”就没有“秋实” ,这是中华民族奉献精神的写照,也是民族求索精神的反映,在时光流转和岁月变迁中,文艺家的生命理想只有历经风吹雨打,方能在锲而不舍中修成正果。这是送给所有文艺家的一句警世恒言,只有对岁月有感情、对生活有感情、对人民有感情,才能收获春华秋实的艺术硕果。环顾文艺史,这样的求索精神和奉献精神,决定着文艺作品的高度和向度,决定着文艺家的人生境界与情怀。
当前,我们的文艺工作亟待提升和改进,创作中还存在着浮躁的系列问题,存在着贪多求快、晨种暮收、急功近利的问题,这些创作乱象归根到底是有的人不再相信“春华秋实”了,一些人失去了潜心创作、笃定恒心、厚积薄发的创作传统。历史可以告诉未来,无论是曹雪芹的“批阅十载,增删五次” ,司马迁的“隐忍半生、字字蘸血” ,还是贾岛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其实都是引领历代文艺家的长明灯,告诫文艺家唯有孜孜以求、如琢如磨方能水到渠成,这是我们从高原走向高峰,从文艺繁荣走向文艺复兴的康庄大道,虽然社会历史变了,但文艺的规律和情怀却没有变。尤其在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以及创新性发展的时代召唤之下, “兰亭奖”“梅花奖”“荷花奖”等各文艺门类最高奖,代表了转化和创新的最新成果,在他们的感召之下,文艺界的创作风气和创作气象定能蔚然成风,这是解决文艺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首要问题,也是文艺担当复兴大任、感国运之变化,以及文艺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的重要基础。如此看来,“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2018春节大联欢”不仅别具一格,而且自成高格,不同凡响之处正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