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殖民地中国“假洋鬼子”的文学构型
栏目:文章摘要
作者:李永东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由于中国的现代是“欧洲强加的产物” ,现代化最初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语境中展开,因此,接近洋人和接触西洋文明的中国人,既被寄予“为己国造新文明”的厚望,又不断遭受来自各方面的非议。在非议中,“假洋鬼子”的构型进入了文学创作的视野,李伯元、吴趼人、梁启超、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许地山、曹禺、师陀等作家都塑造过“假洋鬼子”形象,从而形成了现代中国的“假洋鬼子”书写史。

  “假洋鬼子”是半殖民地中国的伴生物,与中国社会文化的二重性相印证,是透视中国文化转型意愿与病症的一面镜子。文学中的“假洋鬼子”形象以留学生为主,分为喜剧型、悲剧型和悲喜混合型三类,经历了由“中西合污的纨绔子弟”到“新旧彷徨的启蒙先锋” ,到“身份犹疑的留日学生” ,再到“挟洋自重的市侩洋奴”的形象嬗变。“假洋鬼子”的构型以文化身份为中心,沿着身体身份、民族身份和社会身份三个维度而展开,在辫子与思想启蒙、乔装与身份认同、西洋时光与权势社会等题材和主题的表现上,“假洋鬼子”形象的独特文学价值得到了彰显。“假洋鬼子”的构型隐含着半殖民地知识分子特殊的生命境遇与文化心理,映射出半殖民中国“向西转”的文化建构必然充满的曲折、争议和尴尬。对于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来说,“假洋鬼子”现象具有借镜的意义。

  李永东: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