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体制改革涉及面广,影响深远,新形势下在推进依法治国、加强司法公正和提升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卓有成效。6集大型政论片《为了公平正义》的播出,及时呈现了这一巨大的变革过程。整篇立意高远,大气磅礴,案例详实,视听语言充满特色,通过央视的播出平台,在广大受众间激起了较大的反响。
依法治国是我党一贯的执政理念,司法是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头连着国家政治体制,一头关乎社会公平正义。政论片既把握住了中央精神,又敏锐地展示出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政论片从全局的高度出发,牢牢把握本轮司法改革是一项从上而下顶层设计的重要特征,分别从司法责任、司法公正、司法效率、司法为民、司法文明等方面,全方位深入阐释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内容上,该片并不只是宏篇大论,它不避讳改革前存在的各类矛盾,甚至各种焦点热点问题,相反将它们一一呈现在受众面前。比如以“呼格吉勒图”案等为代表的、引起较大社会反响的冤假错案,北京闻名的上访聚集地“南站幸福路”等老百姓熟知的现象, “立案难” 、“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等司法界长期积累的弊端,这些内容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司法体制改革直指人心,受众第一时间能够明白其效果和目标。
该片也不只是政策的简单罗列,而是以说故事的方式,用一个个具体、翔实的案例展现整个变革过程。司法体制改革是一项宏观系统的改革,具体落实为各项政策。拍摄者深入司法系统基层单位,精心选择相关案例,采访普通的法官、检察官、助理人员等基层工作人员,谈变化谈感受,也采访律师、当事人等相关人士,前后对比,深入浅出地表现了各项政策具体的内容,实施的过程、阻力、成效和影响。例如在讲述“司法责任制改革”中“员额制”带来的冲击和变化,就采访了上海、青海、云南、陕西、江苏等地的法官,具有普遍性。选取的采访对象,既有通过选拔的法官,也有失意的落选者;既有90后脱颖而出的女法官,也有因力不从心而自动放弃员额的资深人员。政论片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个体,避免了枯燥的说教,让观众对司法改革的各项内容一目了然。
以司法体制改革为内容的政论片,注定了它的严肃性、政治性、权威性。但它并没有板起面孔说教,而是在表达上做了多方面的探索,注重传播效果。
从解说用词看,非常严谨、慎重,将党中央对司法体制改革的要求阐释得清楚透彻,有利于权威性的表达。同时,运用了多种语言表达手段,代替了枯燥的阐释,丰富了解说的调性。片中多次灵活运用民谣、谚语、名言、文言等。如说明过去穷苦老百姓打不起官司的现象,就引用了“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的民谣,形象生动。在说明司法不公的危害时,引用了英国培根的名言,“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让人印象深刻。
文字之外,该片还擅长用数据说话。如在介绍司法为民取得的成效时,就使用了近期全国法律援助案件“超过500万件” 、“咨询人数超过2800余万人次”等数字;还有一些数据非常精确,如2014年、2015年每年中央财政下拨7亿元国家司法救助资金,“试点地区办理公益诉讼案件7886件”等等。通过大量真实数据,明显地提升了可信度,也让受众更加明了改革前后的变化。
从播出时机看,该片选择在党的十九大之前,和央视播出的其他几部政论片,如《强军》 《辉煌中国》《大国外交》等共同组成了宣传矩阵,形成共振效应,强化了宣传效果。
作为一部具有总结性、政治属性强的政论片,一些理论化、阐释性的内容不可避免。用什么样的画面来改善传播效果,增加可视性,该片做了大量的探索。
从镜头效果来看,该片以运动镜头、大景别镜头为特色,避免了以往同类型政论片固定画面的单调和呆板。通过镜头的运动,包括大量使用了摇臂、轨道、空中航拍,形成多角度多层次的视觉变化;加上远景、全景、大中景等较大景别镜头,经常性的虚实镜头转换,以及特殊的延时镜头,整体塑造出大气磅礴之势。视觉画面注重艺术性和象征性表达,突破了新闻政论片古板的印象。例如在介绍吉林省年轻女检察官叶婷参加员额考试的案例时,画面从吉林开阔的林海雪原开始,通过几个航拍和主观镜头的切换再转到当事人;画面色调是一种偏蓝色,显得别出心裁。虽只是十来个镜头,但某种程度上借鉴了电视剧的拍法,画面优美,节奏干净利落。片中各类建筑、场景从视觉上呈现出的高大、威严,无一不象征着司法的权威和严肃,不胜枚举。
从“听”的效果来看,该片多处运用了配乐和音效来丰富一些相对单调的内容,增强了视听效果。在介绍一些地方案例时,往往使用能够体现当地文化的地方音乐,把受众引入故事的情境当中。例如介绍延安宝塔区的司法援助案例,故事的开头就使用了信天游的音乐,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另外,该片也非常注重通过声音变化增强节奏感。例如在介绍温州毒品案例时,就利用节奏较快的音乐和音效,加强了抓捕和审判过程中的紧张感、悬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