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与时代“同频共振”
作者:陈振濂  来源:中国艺术报

  书法作为一门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艺术形式,应该特别注意与时代生活和精神的对接。书法家要提高阅读生活和反映生活的能力,不能做社会生活的旁观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将崭新生活内容和时代气息融入自己的创作中去,是当代书法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当下的书法活动运作与书法家的努力推动中,应该特别注意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次全国文代会、第九次全国作代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的两个关键词:“文化自信”“与时代同频共振” 。

  关于“文化自信” ,应该立足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所有的创新,本来都是“百花齐放”中的各色花朵,原不必千篇一律。但在书法创新的最高层次上,必然会倾向于“洋为中用”中的“中”这一本体,而不是“中为洋用” 。“中”是根本,是主体;丢掉了这个根本,就意味着“文化自信”的失落;而成功的创新,必然会成为时代的标杆——从高原再走向高峰。目前书法界有很好的群众基础,普及面广泛程度无与伦比。但缺少的,正是这个“高峰” 。它应当成为今日中国书法发展最重要的目标。

  关于“与时代同频共振” ,相比于其他艺术门类,书法的定位是传统艺术,学书法入门先临古帖,又在书写文字内容上多取古诗词。所以它最难于“与时代同频共振” ,因为古文化(书法)之与今时事(社会)“频”既非同,亦难共“振” 。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后,我们应当重新建立起对书法的认知。第一,是把书法之“频”调到当下这个时代上来,以书法记录这个伟大时代。第二,是与社会发展、民众生活、衣食住行、喜怒哀乐乃至互联网、人工智能、登月潜海等进行互动,形成共“振” 。于书法而言,既要保留诗词歌赋的传统文化经典的旧内容,又要开拓介入今天社会新闻、民生叙事的新题材。旧内容的延续和坚守,表明我们“不忘初心” ,对来源有深切的眷恋与把握,对“我是谁”的哲学命题了如指掌。而新题材的开拓,则是我们希望书法在这个时代能成为盛世繁荣不断前行的真实写照。它不仅仅是书房里书案上风雅绝伦的王羲之、苏东坡;它还应该成为火热的社会生活与发展之事实事件的观察、传播、激浊扬清、针砭时弊、歌颂美好的艺术传导器与窗口。

  “同频”是一个立场与视角问题。书法有作为传统经典国学诗词歌赋的旧内容,这是滋养我们民族几千年文明的“初心” ,是书法的母体,必须获得最珍爱的善待。但书法面对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时代变迁、社会进步,又不能无动于衷,而必须积极投身于这个伟大的时代,与人民、与社会、与时代、与当下同呼吸共命运,因此又要不断寻求新拓展新题材。不忘旧内容,寻求新题材,是书法“同频”在立场、视角上的责任和应有担当。

  有了“同频” ,还要“共振” 。“同频”是静态的选择与确定,而“共振”却是动态的互动、介入和推进。书法在过去几千年间,本色就是“日常书写” 。成为艺术表现和“演艺” ,只抄录古诗词,作为完全的观赏对象,是后来书法退出实用舞台之后的事。那么,在今天,当书法被置身于这个风云际会的伟大时代中,它对于生活的投入、融会、提炼能力,必将在激荡的社会大潮中被不断磨练、打造、开掘、提升,从而使今天的书法艺术更接地气,更关注国家大政方针和百姓衣食住行,并成为它们呈现的一个大窗口大平台。亦即是说:“共振”的关键,是要“振”动起来。互斥互补、互映互动。这样的时代要求,在习惯于抄录古典诗词歌赋的书法家而言,是必须面对的最大的时代挑战与艺术挑战。

  从2012年起,我尝试着以“社会记史”“民生书法”为新题材,以精练的书法形式语言和技法,日评一事,与时代“同频共振” ,因时(事)而动,随时(事)而行,到目前为止,每天记录评价反映社会变迁和百姓甘苦,已坚持了五年,约得1500多件,已经初具浩瀚博大的书法创作之象。我计划再坚持五年,以十年为期,用书法艺术来同步地记录这个伟大的时代,与它“同频共振” ,让书法真正与时代社会血脉相融,筋骨相连,呼吸相通。这部规模庞大的、由3000多件组合而成的、积十年心血所聚的大型史诗式作品群,希望能成为当代书法中无可取代的标志性精品力作,而建立起一个“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新样板,作为对培育、滋养我们成长的伟大时代与伟大传统的精心回报。

    (陈振濂 第十次全国文代会代表、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