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要怎么走,看你们的了!”
栏目:现场
作者:本报记者 张婷  来源:中国艺术报

白发老兵  朱春林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油画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形式,似乎已经可以被摄影和电脑代替,在西方,油画似乎已经到了无路可走的境地。很多人说我年纪大了,距离现实越来越远了;而我始终认为,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油画都是人的艺术,它能否发展,要看人如何创作。这一点对于中青年艺术家尤为重要,能否找到出路,路要怎么走,看你们的了! ” 8月3日至10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姚永、芃芃、朱春林个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开幕式上,中国美协名誉主席靳尚谊的一番话,引发很多人的共鸣。

  此次展览作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传承·丹青力量”中青年艺术家系列展的一部分,汇聚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画家姚永、芃芃、朱春林三人近几年的重要艺术作品。不难看出,三位艺术家亦在多年的探索中,遍寻属于自己的“路” :姚永以鲜活浓郁的风景见长,展出的70余件油画以“感知”为主题, 《渔港之晨》 《大教堂》 《西门古堡》《仙人掌》等作品呈现其不同时间阶段的艺术思考;芃芃喜爱描绘朴素的静物,在“静观”的主题下,此次展览汇聚她近年来新创作的油画30余件;朱春林以安宁平和的人物为主要创作对象,以“内省”为题, 30余件油画作品立体展示了艺术家独特的情感和观看视角。

  出路为何,在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美术理论家邵大箴看来,中国油画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技法上已经日臻纯熟,甚至“到了让世界为之一惊的程度” ,而绘画用手、用脑,更要用心,技法之上,还要创作更多真正的“中国人的油画” ,一步步向世界水平迈进。

  “油画在西方已经热过去了,但在中国却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是一种幸运,同时也是一种压力。 ”姚永坦言,“绘画艺术中的‘感受与表达’一直是我最关注的。人们在思想观念上可以相同,唯有‘感受力’是紧紧依附于个体,是非常个人化的。在世界日趋一体化,当代艺术日趋观念化、同质化的今天,感受力显得尤为重要,它是防止创作概念化、空洞化的新鲜之源。 ”他形容自己在绘画上的学习与实验,是“回家”的过程—— “就如同奥德修斯的漂泊是为了回家一样,反复地探索,或许距离当代艺术的潮流远了,但是距离自己的心却近了。 ”

  《陶罐与花》 《一钵小花布》 《古堡那一边》 ……展厅中芃芃的一件件画作让人印象最深的是朴拙与宁静。艺术家自言:“在我家那些随手摆放的瓶罐物件中,哪一天,哪一个光线中,可能会有一个角落吸引我,也许是影子形状的错落,也许是色彩相互和谐的触动。这就是一张画的开始,时间也就随着这一幅画的完成而慢慢流过。 ”

  与姚永、芃芃一样,朱春林同样感受着求索在绘画之途上的种种,他说:“这些年走过的路并非一帆风顺,感受过阳光,也经历过幽暗,不论是怎样的境况,我都试着以平和的心接受。现今的时代给我们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混乱和诱惑,我们在物质上很容易获得饱足,在精神上却常常陷入赤贫和痛苦。在平淡的生活中有许多富有灵性而感人的事物,这要看我们是否能够发现,其实深沉质朴的美感就在我们身边,朴素中有尊贵,平凡中见伟大。 ”正是在“平凡中见伟大”这样一以贯之的思路中,他的《修鞋人》《母女》 《白发老兵》以及《陇东老汉》系列,都着眼于生活中最寻常、最易被人忽略的普通人。“春林常存感恩的心怀,以平衡的心态去礼赞那些美好的事物,远离幽暗、向往光明,他总是能在平常中发现人性的光辉,在普通事物中看到美的色彩,甚至于画大山水、乡间老乡也具有那种宁静淡泊的空灵。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院长杨飞云如此评价。

  “三位艺术家描摹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对人生、生活、生命的感悟,从认识层面、艺术主张到感受都令人印象深刻。正统的学术性,让这些作品商业性少,表达上显得沉静、不浮躁。此次展览的作品多以采风、写生的形式创作完成,这一点尤为难得。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连辑表示:“如何继承老一辈艺术家的技法与绘画精神,是中国艺术研究院近年来大力培养中青年的着重之处。希望中青年艺术家走进火热的生活,到群众中去,到基层中去,因为无论古今中外,没有一位艺术大师是靠在深宅中画画就能够成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