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仁勇作品
上世纪60年代,石仁勇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在中国有一个重要的画派——新金陵画派,可以说,南京师范学院一批有作为的教授、学生都在画坛独领风骚,如徐悲鸿、傅抱石等顶级大家。新金陵画派源远流长,江花似火,名家辈出,如喻继高、朱葵、赵绪成、方俊等名流。石仁勇是新金陵画派的传承人,是国内一线画家。他专事山海画的创作,别开传统山水画的新领域、新境界,创作出了一批享誉画坛的作品。
石仁勇画山海有40年了。他能与山海结缘,与画家范保文的一番话分不开。大学毕业时,范保文对他说:“你去连云港,那儿有画家所需要的条件,云台山不起眼,但靠着大海,有南山之秀、北山之雄。 ”
自此,石仁勇爱上了连云港,爱上了山和海。连云港的山和海成了他独享的“财富” 。在国内,画大山、大河的人很多,但画大海的能有多少人?连云港,大山在海边拔起,海岸线蜿蜒漫长,沙滩安静还带着想象。别的画家没有的他有,他有的别的画家却没有,这成了石仁勇创作的一种优势。他知道,要做到盈尺之间见壮阔,必须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国内的山川大河成了他行走的范围,他在山中比较、参悟,最后的落脚点连云港就是他眼中放大的世界。
他的足迹遍布连云港山海,与山海成了知交、亲人、情人,视山性即我性,海情即我情,身心已与山海交融。云台山把最精彩、最生动的国画细节馈赠给他,中国画的特点全都找到了,山的肌理、构造、形象、皴法。他把几十年的写生积累,用心地选择,将50多个著称于世的景点,写成游记式的散文,又付诸真实的视觉形象。在写生和创作中,以传统水墨山水画的图式和笔墨展示。他的画有坚守国粹的,有中西交融的,以西代中的,也有先西后中的。他遵循新金陵画派传承人亚明提出的“先扫地,后绣花”的口号,大笔的挥洒和细笔的融合,展示出中国画大气深远的光芒。创作过程中习古而不摹古,着力于真山海之状貌,着意于对真山海之感悟,由山海形貌而入山海神情气质,借古人画理法度而开今日之山海风貌,追求现代繁荣昌盛之时代气息。
在一个画家的创作中,决定其成功的作品只是难得一遇的几个瞬间。这瞬间的过程,叫悟性,苏醒如黎明,觉醒似日出,大彻大悟便如日升中天。
在创作丈二尺幅的《净土》时,石仁勇四易其稿,历经数月,呕心沥血。当时,他想法太多,追求完美,把一些国画的技法几乎全用了上去,可看了后,总觉得小气,拖泥带水。在苦恼之后,他听从内心,回看新金陵画派大家的作品,最终删繁就简,成就了一幅大气、沉雄的作品。
山海画与一般的山水画拉开了形式与意境的距离。石仁勇以水墨语言为主,淡着色。他在书写和塑造山体、城市建筑和海洋波浪形象时,用不同的笔线画不同的形象——用书法入画法写山石皴法和树林形态,间以墨色变化,又以没有变化的直线精心塑造高耸的现代建筑,体现工业文明钢骨水泥支撑的现代气息,使画面形象有骨有势;在画海景云雾时,又以不同层次的墨与色晕染,使画境充溢着变化的韵致,这就构成他笔下的山海画气韵生动的意境。他所面临变幻莫测的大海、现代繁荣的港口、现代城市各式各样形态的现代建筑,这在古人那里是找不到可供借鉴的参考画法的。
当一个人调动了自己全部的艺术知识和修养,投入了全部的思想感情,重新找回自信的时候,这种力量是巨大的。
石仁勇用西方艺术的透视方法,利用光和素描造型手法,加上中国画的用墨手法,表现出大海的动感、气势和内涵。他的《山海奇观》是一幅长卷全景式山水画,是集他山水画成就大成之作,有气有势;他的《海州湾畅想》 ,以散点透视结构画面整体,而以焦点透视处理个体建筑物,对画中景物的关系处理既概括,又合理和谐,是一幅中国画描绘现代城市景观的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