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展出世界波普艺术——
讲述历史中被忘却的故事
栏目:推介
  来源:中国艺术报

立方体 特里萨·布加

  波普艺术普遍被视为一种英美文化现象、现代商品文化折射下的产物,常与安迪·沃霍尔、罗伊·里希滕斯坦等艺术家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其实不然,从拉丁美洲到亚洲,从欧洲到中东,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同形态的波普艺术同时存在——波普运动一次又一次地被思考、被诠释。

  一个具有开创性的展览—— “世界走向波普”日前正在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展出,约有160幅来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波普作品集结于此,其中部分作品首次亮相英国。展览娓娓道出波普艺术中鲜为人知的故事,突出了那个时代中被主流艺术史忘却的部分,试图向观众传达一个讯息——波普艺术不是西方消费主义的狂欢,而是具有公众意义的颠覆性国际语言。

  战后的美国,资本市场与传媒大行其道,波普艺术成为一股带有明显政治倾向、直指社会的力量,出现在很多国家和地区。波普艺术家们借助视觉力量,以批判的眼光追溯资本主义的起源。奥地利艺术家奇奇·柯根宁1962年创作的反战雕塑《带爱心装饰的炸弹》和克罗地亚艺术家鲍里斯·布康二次创作的商业标识便是其中的代表作。

  参展的波普漫画作品中,金发女郎和广告模特们贴切地诠释了女性的完美身体,但也有艺术家用另外一种视角去描绘身体,比如巴西女艺术家安娜·玛利亚·迈欧里诺的色彩明亮的消化器官雕塑《咕噜,咕噜,咕噜》 ,斯洛伐克艺术家扎娜·则利布斯卡和阿根廷艺术家迪莉娅·坎塞拉笔下的残肢断臂,以及伊芙琳·阿克塞尔、尼克尔· L、马萨·罗勒……这些女性艺术家在波普运动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挑战了一直由男性主导的波普准则。

  从传统上讲,波普艺术常与特立独行的消费者和离群索居的明星大咖有关,但芸芸众生也会成为波普艺术作品中铿锵有力的当代文化符号。例如,冰岛艺术家埃罗1968

  年创作的作品《美国内景》记录了大批中国工人涌入西方的场景;同时,巴西艺术家克劳迪奥·托齐于1968年创作的作品《人群》和西班牙艺术团体艾奎波·克罗尼卡1966年创作的作品《凝聚或者是量变引起质变》表达了群众的对抗和现代活力,与波普艺术中常见的标志性人物——梦露和猫王形成强烈的反差。还有一些参展作品甚至将波普美学与民间艺术结合在一起,从朱迪·芝加哥的装点过的汽车头盔到比阿特丽斯·冈萨雷斯着色的哥伦比亚式餐桌,再到潮筱源的波普版19世纪日本印刷品,都堪称当代意象的本土实践。

  (文字资料、图片均由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提供)

本报记者 王雨檬/编译

带爱心装饰的炸弹 奇奇·柯根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