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文化太博大精深了
——“叶星生西藏艺术五十年”展览将亮相国博
栏目:画者
作者:本报记者 王雨檬  来源:中国艺术报

欢乐颂  叶星生

  在藏画家、藏学家、收藏家叶星生的心中,有一双中国官员需要的眼睛。这双眼睛震慑人心、形若婉转鱼肚,眼角挑染桃红,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令人感受到咄咄的逼视——这幅由叶星生新近创作的美术作品《老天有眼》将作为主要参展作品之一亮相12月26日开幕的廉政中国暨第三届大型廉政文化书画精品展。这是他首次涉足廉政题材的创作,借用古训“老天有眼” ,警醒世人“人在做,天在看” ,紧扣廉洁执政的主题。“好人望向它看到的是慈眉善目,内心会感受到安宁;坏人看了就是摄取人心的怒目,胆战心惊。 ”叶星生用整个画幅来完成这双眼睛,放弃了对面部其他五官的“赘述” ,画布上两只被描了金的炯炯瞳孔,金光放射,洞察世界。“它是天眼、慧眼也是法眼,正视人的思想深处,无法逃脱。 ”他说。

  《老天有眼》也即将以巨型尺幅在国博举行的“雪域之子,话说西藏——叶星生西藏艺术50年”上与观众见面。展览将按照时间顺序展出叶星生自上世纪60年代进藏以来创作的大量深入生活的速写、素描作品,各个时期的代表性美术作品,精品收藏,研究手稿以及在继承藏族传统艺术基础上进行探索创新的“新唐卡”作品《欢乐颂》 《陈毅进藏》等。在题材上,叶星生的“新唐卡”主要描绘了西藏和平解放60年以来西藏农牧区及城镇的藏族人民的美好生活。在彩绘唐卡《欢乐颂》中,藏族男女青年围绕着大型切玛、德嘎、羊头、青苗等吉祥物旋转起舞、跳锅庄,拉萨、山南、阿里等各区人民及军人同乐。朱砂金绘唐卡《陈毅进藏》重温了陈毅副总理率领汉、蒙古、傣、苗、维吾尔、朝鲜等各民族代表进藏庆贺西藏筹委会成立,受到藏族人民热烈欢迎的情景。

  除了在题材上突破了以往浓重的宗教色彩,贴近时代、贴近生活,叶星生的“新唐卡”还新在哪里呢?“你看这里,我强调了明暗关系,能感觉到宝石发出的光芒。 ”他指着《欢乐颂》中藏族女孩的项链说。不仅如此,在学习和继承唐卡绘画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工笔重彩,在人物面部、服饰的表现上,采用了传统工笔明暗渲染方法来表现人物的结构和表情;以重彩平涂为基础,以点染、透明画法来加强空间层次西洋画的手法,更强调明暗关系,突出空间上的层次感,从而使画面阳光艳丽,生动活泼地表现当今事、当今人。

  “唐卡有1300多年的历史,大多是在画佛像。但回溯历史,唐卡也有叙事的篇章,藏医唐卡、天文历算唐卡均没有宗教色彩。所以一直以来大家都有误区,以为唐卡就是宗教佛像。发展创新唐卡,一方面是为了参与西藏自治区的‘百幅唐卡’工程,一方面也是我由来已久的想法。 ”叶星生说。不仅在绘画艺术上,叶星生让老树发出了新芽,他也将藏画带入了设计领域。为纪念西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他设计的纪念邮票《美丽西藏》 《和谐西藏》 《幸福西藏》一套三枚在今年9月发行,以布达拉宫、“雍布拉康”子母殿、神山圣湖、西藏大学、柳梧大桥等西藏著名的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为背景勾勒出西藏厚重的历史文化以及当代西藏人民的甜美日子。

  对叶星生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他对收藏的热爱超乎常人。“我的收藏都摆在卧室里,跟我睡在一起,跟亲人一个样。 ”只要是喜欢的,卖家产、打白条他也要把东西运回家。然后再卖画、接工程、搞设计还钱,古稀之年还要连熬3个通宵赶任务。这么拼命积攒下来的家当,叶星生却将“挚爱们”拱手相送了。1999年,他捐出2300件藏品,估值达8000万元人民币; 2003年他再次将自己珍藏的国家一级文物“马透明王”堆绣珍珠唐卡无偿捐给色拉寺;在即将举办的展览中,叶星生表示他仍将捐出一部分作品和藏品。捐了又买、买了再捐,这像是叶星生守护藏文化半个世纪中的一道轮回,在轮回中一次次重生。“其实,每次刚捐完,心里刀子割一样疼,跟和自己的孩子生离死别一样。每次都想这回捐了就不再收了,可之后还是忍不了,又收,收了又忍不住再捐出去。很多人说我是‘方脑袋’ ,还有人说我有政治企图。我什么都没有,我就是图个过程,感受重生,感受快乐。这个过程让我幸福。 ”

  即便2003年工作调动到北京后,叶星生的生活习惯依旧没太改变,还是不吃水果、蔬菜,不喜欢应酬,平时的活动范围几乎就在小区内。“我不是什么商人,也没赚大钱,就是靠画画养活收藏。你让我吃一顿一千块钱的饭,不可能,我对吃喝玩乐不感兴趣,简单就好。别人觉得我是苦行僧,其实我特幸福,我只觉得时间不够用,藏族文化太博大精深了。 ”现在,叶星生有了新的打算,想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过过点烟、焚香、作画的小日子,继续做他精神世界里的“逍遥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