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印,共铸中日文化之“大器”
——记骆芃芃篆刻书法艺术展
栏目:视线
作者:本报记者 张亚萌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上善若水(寿山石双狮戏球长方)骆芃芃篆刻作品

骆芃芃书法作品

  “展览有新意,作品有创新,这在日本篆刻界并不多见,值得我们借鉴。 ”全日本篆刻联盟理事长河野隆的评论,亦代表日本书法和篆刻业界的一致观点——10月8日至16日,来自东京、大阪、京都、奈良、名古屋、千叶、静冈的众多书法家、篆刻家云集东京中国文化中心观展,原因无它——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院长骆芃芃首次在日本举办个展。

  此次由中国外文局、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东京中国文化中心等单位承办的“中日共铸大器系列·中国印的世界·东京巡礼——骆芃芃篆刻书法艺术展” ,汇集了骆芃芃近年来的篆刻、书法作品,突显出中国印的魅力,也洋溢着中日文化一衣带水、共铸大器的交流之情。

  缘分总在冥冥之中

  2012年,骆芃芃曾以“中国印的世界”为名在伦敦办展,当地媒体以“伦敦盖上中国印”为题报道这一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艺术“碰撞”的活动盛况;如今3年过去,骆芃芃又一次让“中国印”巡展东京,据她说,是得益于自己与日本篆刻、书法界30多年的交流基础。“ 《人民中国》杂志社和东京中国文化中心每年都举办交流活动,‘共铸大器’是他们去年开创的一个系列,去年展览的是紫砂壶。今年的主题是篆刻,就邀请了我,我也有心赴日办展。从我在荣宝斋工作时起就结识了很多日本艺术家,到中国艺术研究院并成立了中国篆刻艺术院以后,中日之间的展览、研讨活动更是每年都举行,所以目前交流更会有共同的基础。 ”骆芃芃说。

  在展览中,骆芃芃的篆刻作品创作内容以中国古代先贤诸子百家警句为主题,用篆刻展现《论语》 《道德经》 《墨子》 《荀子》等名言警句,目的是“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呈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经典” ,以篆刻的艺术形式展示几千年中华文明的辉煌。书法作品除以中国古代诗句为创作内容外,还特别挑选日本的古典诗句和俳句作为创作素材,以书法的形式展现诗的意境。“这一部分我选了阿倍仲麻吕的诗、松尾芭蕉的俳句等,都是日本国民耳熟能详的诗句,我想用自己的艺术表达别国的文化,让人家看到你是怎么用你本民族的艺术方式去表述他们的文化的——这也才是交流的意义所在。 ”邮票、茶壶、墨锭上的篆刻等将篆刻艺术用于现实生活的作品,以及骆芃芃设计和策划的多次重大篆刻艺术展、中国篆刻艺术馆的实景图片环列展厅四周,也让日本公众耳目一新。

  此次展览的另一大亮点,则来自“共铸大器”主题系列,由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书写“思无邪” 、前首相鸠山由纪夫书写“友爱” ,骆芃芃将其书法刻在印章边款上,又以同样内容篆刻印面,展览中同时呈现了两枚印章和放大样;不仅如此,骆芃芃又将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书写的“形神兼备” 、中国驻日大使程永华书写的“大器” 、中国外文局局长周明伟书写的“君子之风”制作在一个瓷板扇面上,呈现他们的书法和自己的篆刻,“对于扇子,日本人有自己的解读和认识,特别在茶道中,它是掌握分寸的道具;所以我以扇为媒,会让日本人感觉亲切。 ”骆芃芃把这些合作作品以主题墙的形式集中展现,旨在表现中日两国文化的一衣带水。“ ‘共铸大器’部分象征着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如金石般永寿、如黄河与富士山一样‘高山流水’ ,知音永存。 ”骆芃芃说。

  “希望篆刻艺术可以成为联系日中友好的纽带,并在今后取得更大的发展。此次展览我认为是象征日中友好的一个先兆、一个黎明,希望通过骆芃芃女士的篆刻书法艺术,进一步促进日中两国之间的友好。 ”鸠山由纪夫说。早在2009年,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出访日本时就带上了骆芃芃篆刻的鸠山名章作为国礼赠送给他,鸠山十分喜爱这枚印章,但从没有见过作者; 6年以后,在此次展览上,他终于见到篆刻家本人,十分欣喜,这真是“缘分总在冥冥之中” 。

  民间交流生生不息

  “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一直是维系两国关系健康发展、交流合作的桥梁和重要纽带,希望借由这次展览,使中日两国友好的‘大器’铸得更加坚固,真正实现中日之间的‘友爱’ 。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临时代办刘少宾说。日本篆刻家协会理事长尾崎苍石则表示,展出作品没有把传统的东西一成不变地照搬,而是从传统中来,又结合了很多当下审美的新意。在展览期间骆芃芃还受邀于日本工学院大学孔子学院举办“历久弥新——走向21世纪的中国篆刻艺术”讲座,在东京都日中友好协会副会长、日本工学院大学孔子学院院长西园寺一晃主持下,孔子学院会定期举办中国篆刻讲座。“民间交流生生不息,我们坚信没有什么能把它中断,彼此的文化交流是相互需要的。 ”骆芃芃说。这也是她持续做“中国印的世界”展览项目的基本动因:“一个有意义的艺文活动在国外一定要有延续性,即使是一个特别好的项目、有良好的影响,如果只举办一次的话,国外的人也不会长久地记着,所以品牌要一直打下去,让外国人持续关注至少需要5年至10年的时间。 ”

  在交流中,骆芃芃发现,和中国篆刻界一致,日本篆刻界在不同时代也是通过创作更新对时代审美价值的判断。“100多年前,日本的篆刻深受中国篆刻的影响。当时两国的学者和留日学生把中国的邓石如、赵之谦等中国顶尖篆刻家的作品带到日本,所以后来的小林斗盦、梅舒适等日本名家的印中也有浓郁的中国味道。再之后日本篆刻业界逐渐发展出本国的风格,如今他们也在追求适应新审美的日本风格的篆刻,与当下中国的篆刻面貌已经距离很远了。 ”骆芃芃认为,正因如此,篆刻交流的空间也会更加广阔。

  广阔的空间中,骆芃芃还要将“中国印的世界”展览项目带到世界上更多国家。11月底,“上善若水——第二届中日篆刻艺术展”也将在中国(广西)篆刻艺术馆揭幕。 “会有很多在东京见到的日本篆刻家朋友来参展。 ”骆芃芃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