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航:用水墨@这个社会与时代
栏目:画者
作者:德加  来源:中国艺术报

手中情人(局部)  徐航

  “xuhang@ink”的LED灯饰在墙上,支付宝、微信、美图秀秀的立方体堆在地面,各式毛笔吊在展厅的空中,下面是画家徐航常用的画毡——这真是一个21世纪中国水墨画家生活中重要元素的典型融汇——由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今日美术馆主办的“网@墨——徐航个展”于近日在京展出;徐航用笔描绘出移动互联时代背景下现代都市人群的生活百态:欧巴、大叔、小鲜肉、女神、美眉……记录这些人物身上强烈的社会表情、色彩、语言,甚至这些人的声音、思想、状态,在徐航看来,也是用笔墨记录、表现自己所处的这个时代。

  辛苦的城市打工仔、悲催的都市小白领、闲散的市井小民、明晃晃的拜金女郎,以他们的自然面目或站或坐或无所事事、一脸懵懂,几乎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随时偶遇的画面。尽管近年来徐航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以传统水墨和现代流行艺术元素相结合的方式来显现现代社会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细节,但他最初却是一位学关良、齐白石、金农的创作者。

  他画戏曲人物时,往往以写意手法随意点染,落墨不多,线条生涩而有动感。中央美院教授薛永年认为,徐航与金农、齐白石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勾线比徐航多,“徐航画里面用墨的笔触接近关良,但是关良画戏,徐航画生活,所以自己的特点比较明显。 ”尽管有特点,但他仍“不满足” ,因为“不属于这个时代” ;之后他尝试拿很多报刊的图片来画,越画越有意思。

  在这个张扬自我的时代,人们在享用互联网快捷舒适的同时,也在使用移动终端传播、展示着自己。“现在手机是我的重要素材库,朋友圈里很多人发图像、影像,特别生活化,大家展示着自己和周围人的真实生活,让我找到了自己比较喜欢的模式。 ”徐航说。他认为,在移动互联工具上的图像、影像素材非常典型、生活化,展现出当下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点点滴滴汇集起来就是非常好的素材” 。

  “徐航的作品十分接近居住在当下中国这一新奇炫目的网络时代平凡人的日常生活。 ”芝加哥艺术学院教授蒋奇谷认为。在这一点上, 《手中情人》这件作品尤为典型。在通勤路上,徐航仔细观察和积累地铁里那些低头族的形象,研究乘客的举手投足,汇成长卷——策展人张英剑认为,这种原始的创作素材似乎离这个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已经很遥远,但徐航很明确,艺术源于生活源于社会,其创作的原动力也往往始自于此。在《手中情人》上,徐航写下一段题跋:“微信时代,低头点赞,忘言。异样的方式尽在这方寸天地间。潮人,人潮。似乎,生活在别处。 ”他和每个人一样,每天面对最多的对象是手机、微信、微博、朋友圈……每天在移动媒体上的海量影像和由移动媒体搭建的生活方式,都触动徐航的心灵:“移动互联时代的生活,处处能感动我。 ”于是,他在画面上添加一些时下流行的词语或短句,生动完成了文字和图像之间的结合的转译。

  对于表现对象,南京博物院艺术研究所副所长万新华说,徐航重在客观再现,每每抓住人物不经意间所流露出来的最微妙同时也最能反映其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的瞬间,使之定格。蒋奇谷认为,徐航对笔墨本身的观察感知直至发生共鸣即是水墨画的本质,通过它,艺术家得以用自身的创作热情将鲜活的人性注入作品,进行表达。

  移动互联时代下的新水墨,不仅要有山有水,也要有你有我,有我们这个息息相关的时代的每个元素。所以,徐航用互联网的工具来创作,反映的又是互联网时代的生活,由此,他用墨来@这个社会, @这些社会的组成部分,@我们当下这个正在进行中的互联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