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一系列的抗战题材电影登陆院线。有中国人拍的,也有外国人拍的。其中,三部抗战电影较有代表性,分别是《百团大战》 、俄罗斯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韩国电影《暗杀》 。除了共同的纪念目的,三部电影又各体现了本国文化特色,尤其是前两部,曾凝结了无数国人的集体无意识,当它们再次被翻拍,搬上大银幕时,其与当下观众的对话就颇为耐人寻味。后者则是一部类型片,少了某些凝重的部分,则为国产电影创作者,尤其是主旋律电影创作者提供了某些可资借鉴的类型化创作启示。
距记者第一次在电视荧屏上观看电视剧《百团大战》 ,一晃已经20多年,很多场景已经记忆模糊,记忆中,唯独有一场戏还时不时明灭可见,即一个排装上刺刀和敌人近身搏杀,最后剩下的几位战士杀光日寇后,冲向敌军阵地,最后全部牺牲在日军的机枪下。当时,怎么也无法理解战士们为什么要冲上去,这是记者第一次严肃地思考牺牲这个问题,却碍于当时尚且年幼,无法思考透彻这个问题。
后来,记者在大银幕上看了1972版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几个花样年华的苏联女兵战士在反法西斯的战争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 ,同时,悲剧还能净化人的心灵。1972版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前半部分,女兵们的朝气蓬勃和洋溢着青春的气息感染人,后半部分女兵们的牺牲则感动人,前半部分向观众展示和平和人生的美好,后半部分则展示战争的残酷和美好的陨落。这次,记者明白了牺牲的内涵。
电影版《百团大战》 、新版《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和《暗杀》都为这一主题的电影注入了类型的因素。对电影来说,类型就是一个时代的候鸟,观众对某种类型的偏爱,则恰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心理需求。
《百团大战》强化了战争大片的风格,无论是相对更加真实的战争场面,还是对英雄的刻画,都更加贴近当今观众的视听需求和心理诉求,明星邓超饰演张自忠,并且融入这个角色,这本身就是一次积极的示范,在文本之外,亦传达了潜台词:饰演英雄是不分明星不明星的,为了国家民族利益,当爱国热情被激发出来的那一刻,人人都可以成为英雄。
与1972版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分镜类似,新版拍得更加赏心悦目,片中,俄罗斯西北部卡累利阿地区,广袤森林无言的苍茫,雾霭笼罩着静谧的树丛和沼泽,突出了“静悄悄”的美感。而丛林战节奏紧凑,湖畔回荡着颤抖的《喀秋莎》 ,把观众拉回了回忆,尽管已早知剧情结局,但还是不免为女兵们的命运紧张。拍摄新版《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难点在于如何让观众在感动之外收获其他的东西,否则,观众看1972版就好了,没有必要再看重拍版。目前看来,新版所能提升的有限。
《暗杀》作为一部抗战题材的电影则显得更加复杂,其类型化也更为明确和多元,其中涉及韩奸和多元的人性拷问,话题敏感,而一环套一环的暗杀情节设计也非常引人入胜,不管是抗日者、韩奸还是雇佣杀手,每个人都陷入到一个杀与被杀的连环中,杀,杀的是自己的所爱,不杀,对不起自己的责任感。在一连环的拷问与纠缠中,该片在首日即拿下韩国票房冠军。然而,这种情节上的巧合刻意痕迹较为明显,为了拷问人性,把各种人物立场置于一部强情节的电影中,似乎力有不逮,能否俘获见识过各种谍战剧的中国观众还有待观察。
不管类型怎么变换,手法如何繁复,抗战电影的目的只有一个:今人应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