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艺术院校国际校长论坛
热议“为社会创新的美术教育”
<style type="text/css">.TRS_Editor P{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style><div class=TRS_Editor><p> 本报讯 6月12日,“高等艺术院校国际校长论坛”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院长尼古拉斯·伯瑞奥德,鲁迅美术学院院长韦尔申,东京艺术大学校长宫田亮平,西安美术学院校长郭线庐,德国奥芬巴赫造型艺术大学校长贝恩德·柯睿格,德国卡塞尔美术学院院长乔尔·鲍曼与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为期一天的论坛里,先后围绕“为社会创新的美术教育”这一主题发表演讲,并向在场参加“为社会创新的美术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近百名中外专家与学者,介绍了各自院校在创新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所做的前瞻思考和实践经验。</p>
<p> 尼古拉斯·伯瑞奥德认为,艺术教育不只是培养一小部分职业艺术家,它应当更多地服务于对公民艺术素养的塑造,培养一批深受艺术影响、具备艺术知识和艺术思维能力的社会工作者,有助于他们毕业后从事视觉文化、艺术相关领域工作,这是艺术学院教育服务的重要目标。贝恩德·柯睿格表示,在面临数字革命和网络时代的挑战时,并不是要摒弃以前的教学传统,新世纪教学一定要有素描、绘画和传统的技巧,同时也应当教授新的技术,以适应数码时代、开展更好的教学;应当提倡把艺术设计和科学技术理论整合起来,在艺术家、科学家和工程师之间,开展不同学科之间的对话。乔尔·鲍曼说,卡塞尔美术学院遵循博伊斯当年提出的“走出家门,创造一种标志性的东西,能够为人类社会和人们的生活注入新活力”的理念,提倡校园建设、学科发展与当地文化环境建设相结合,鼓励师生的创作关注互联网生活、关注新技术对于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践行自波顿创建第一届“卡塞尔文献展”以来所倡导的“艺术、文献与真实的世界不可分离”的艺术理念。范迪安则认为,中国的美术院校重点应该是与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形成更多维度的对接,不是简单的平面的接轨,而是各个学院找到自己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结合点,在共性的基础上体现个性。</p>
<p align="right"> (美闻)</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