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德满都的杜巴广场,曾经的人流如织
4月25日,尼泊尔发生震级8.1级地震,地震中心位置北纬28.2度,东经84. 7度,震源深度20千米,尼泊尔8 . 1级地震造成数千人遇难。这是本世纪陆地上第5次8级大地震,尼泊尔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之间,是地震高发区域。此次强震使许多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建筑受到损毁。截至目前,共计损毁的重点古建筑有14座,其中12座为世界文化遗产,且大部分为完全坍塌,重建时间预计长达5至10年。一时间,人们在用各种不同角度的拼版照片来表现遗迹损毁的程度,也在纪念着这些只能透过记忆回顾的遗存。
尼泊尔历史悠久,遗迹众多,而加德满都谷地作为其重要的古代文明遗存聚集地,主要包括加德满都和帕坦、巴德岗三座城市。在公元17至18世纪以前,加德满都、巴德岗和帕坦是3个独立的城邦。李查维王朝国王古纳·卡马·德瓦于公元8世纪发现了这个山峦叠翠、林木葱茏的谷地,并认定为一块风水宝地,于是下诏建城,大肆修筑。这里自古是尼泊尔文化和政治中心,也是此次地震的主要受灾地区,其拥有大量佛教和印度教古迹,集中体现了尼泊尔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尼泊尔的加德满都谷地于197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这里有七组历史遗址和建筑群,因寺庙众多被称为“寺庙之城” ,但其文物保护状况一直令人担忧。由于城市化发展,谷地内一些重要的建筑和纪念物被拆除,或因缺乏维护而倒塌,此外由于缺乏相关专业人员,也使一些古建筑在修复过程中变得面目全非,失去原有价值。现在,早前已被列入濒危遗产的这里由于距震中不足百公里,已是满目疮痍,其中包括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对象的比姆森塔、帕坦王宫建筑群和斯瓦扬布寺(猴庙)等。据尼泊尔当地报道,强震和后来的多次余震使加德满都谷地90 %以上的古老建筑全部被毁。
比姆森塔今已坍塌,回首令人唏嘘不已,遗憾之情无以言表 资料图片
此次地震使帕坦王宫建筑群损毁严重,部分已被夷为平地,帕坦王宫建筑群始建于14世纪, 17、 18世纪曾大规模扩建。帕坦意为“美之城” ,位于加德满都谷地南面,是尼泊尔第二大城市,也是历史悠久的古都。作为帕坦城中最重要的古迹遗存,其杜巴广场一直以来深深吸引着大众目光,其中50多座寺庙和宫殿,浓缩了尼泊尔16世纪至19世纪建筑。目前,这里五分之三的建筑已彻底被毁,哈里桑卡神庙、查尔纳拉扬神庙完全坍塌;尤加纳兰德拉·马拉(国王柱像)顶部雕像掉落损毁,余下大部分也受损严重。与此同时,位于加德满都城区的比姆森塔(达哈尔塔)完全坍塌;斯瓦扬布寺主体建筑轻微受损,周围副塔坍塌;博大哈佛塔主体建筑顶部开裂,为危险建筑,副塔坍塌。位于巴德岗杜巴广场的瓦斯塔拉杜迦神庙完全坍塌;湿婆神庙顶部坍塌;法希得噶神庙顶部坍塌,底座部分雕塑保留……
那些消逝在人们视线中的灿烂遗存,饱含着历史和文化的记忆,凝结着艺术与理想的荣光,一次次的回眸,总是令人们不禁赞叹和感动。
传说以前加德满都山谷是一片大湖,湖中一个小岛盛开金色莲花,大日如来在此显圣,后来湖水退去,形成加德满都山谷,小岛变成一座小山,信徒在山顶上修建了寺庙,即如今的斯瓦扬布寺。斯瓦扬布寺意为“自体放光” ,是尼泊尔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该寺修建于2500年前,又称四眼天神庙,也因寺庙里猴子众多,得名猴庙。在斯瓦扬布寺西北部居住的猴子被认为是由文殊菩萨的头虱变化而来。作为尼泊尔最古老的佛教寺庙,它由众多窣堵波构成,其中大部分建筑和装饰的样式源自尼瓦尔佛教的密宗传统,是佛教各派和印度教的圣地。
漫步特里布汶博物馆(位于老皇宫),记忆中的场景静谧美好
加萨满达庙(独木庙)在杜巴广场古神庙群中的西南角且看起来并不太抢眼。其梵语名为加斯德满达普,意为“美丽的城市” ,尼泊尔语为加德满都,意为独木庙。加萨满达庙建造于12世纪,起初小木屋本是供过客们歇息的公共房舍,后修筑为寺庙。整座三重屋檐的建筑相传是由同一棵婆罗双树取材,因此才被称独木庙,整栋建筑没有使用任何铁钉或钢铁作支撑。因加德满都的地名是由加萨满达而来的传说由来已久,所以这里也迎来许多慕名前来者。
老皇宫(哈努曼多卡宫)位于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市中心,可谓尼泊尔的“故宫” ,在尼泊尔的全国现存历史遗迹中,规模最大、艺术收藏最丰富。哈努曼多卡宫最早建于13世纪前的李查维王朝,自15世纪末期,该宫成为加德满都王宫历代国王官邸,尼泊尔统一后,又成为沙阿王朝的王宫。20世纪70年代新王宫建成后,哈努曼多卡宫便成为历史古迹,但王室的一些重大活动仍会在这里进行。哈努曼多卡意为“猴神门” ,是尼泊尔脍炙人口的神通广大、扬善除恶的神猴,可谓印度教版的“孙悟空” 。猴神像立于宫门一侧高约两米的石墩上,头上罩着一顶朱红锦缎华盖,脸部终年蒙着一块朱纱,庙里的哈努曼有鸟王、人狮、猴、驴、猪五副脸相,因而得名“五面猴神庙” ,人们将猴神哈努曼当做捍卫正义的化身加以崇拜。
湿婆-帕尔瓦蒂庙中的建筑装饰极富尼泊尔艺术特色
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地标性建筑比姆森塔始建于1832年,这座圆柱形白塔是加德满都最高的建筑,以尼泊尔近代史上著名抗英民族英雄比姆森·塔帕首相的名字命名,象征着尼泊尔人民热爱独立自由和英勇不屈的精神,据说这里也是当时比姆森·塔帕首相发布号令的地方,每当需要集合军队或召集官员议事时,便会在塔顶吹响号角。这座瞭望塔高达52米,又被称为达哈尔塔,1934年遭到大地震破坏后,进行了重新修建,因是全市最高的建筑成为加德满都的特殊标志,在塔上可俯瞰加德满都谷地。
据了解,其实在遭受此次强震重创前,加德满都谷地的一些古建筑早已处于濒危状态,而实践表明震后坍塌的大都是砖木结构古建筑,专家指出由于尼泊尔的寺庙大部分为砖木结构,且多建于200至500年前,高度一般为三到五层楼,其受力形式导致本身抗震性较弱,加之古建筑本身已经历久远的年代,且地震对地表建筑影响力巨大,所以对其破坏往往是非常严重的,也由此震后被损毁的建筑修复难度极大。
在“永远回不到过去状态”的事实面前,我们要如何去做?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表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随时准备帮助尼泊尔从巨大的灾损中重建,包括历史遗迹及加德满都谷地建筑。如今,损毁已成为令人惋惜的现实,如何去保护和修复任重道远,这将不仅是尼泊尔人民的责任,也应是全世界对文化遗产保有热忱的人们的共同努力方向。
(本文配图除资料图片外均由本报记者张亚萌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