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行霈先生塑像诞生记
栏目:现场
作者:王能宪  来源:中国艺术报

吴为山为袁行霈先生创作塑像

  3月22日,一个春光明媚的周日,我陪同恩师袁行霈先生请雕塑家吴为山为其塑像。

  今年是袁先生80华诞,弟子们本想好好庆祝一番,但先生一贯低调,不让我们举行那种场面上热热闹闹的祝寿活动。袁先生是新中国培养的一代知识分子的楷模,我们觉得给他做一尊塑像应当是最好的礼物。这个想法总算得到先生的允许,于是我就拜托老朋友、著名雕塑家吴为山,他爽快地答应了。为山兄曾经为鲁迅、冯友兰、季羡林、费孝通、杨振宁、陈省身、袁隆平等文化名人塑像,传神至极,被誉为写意雕塑的“终极表现” 。能请他为先生塑像,先生的精神一定会通过艺术家的创造成为永恒。

  上午,我们按照约定的时间,来到了位于京郊高碑店的中国雕塑院。吴为山原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雕塑院院长。最近履新担任中国美术馆馆长,但中国雕塑院院长还继续兼任。他刚参加完两会,工作忙得不可开交,但还是插空安排了这次创作活动,并提前两天给我打电话商定具体时间。走进雕塑院的大厅,我们为这里陈列的大大小小的雕塑作品所吸引。在为山的陪同下,我们边看边聊,一面欣赏作品,一面听为山讲作品背后的故事。不仅观赏了雕塑,还观赏了为山的书法和绘画作品,先生十分欣赏为山的书法,说他深受林散之影响,为山深以为然,并回忆起伯祖父高二适先生与林散之先生的交往以及他自幼耳濡目染的往事,还聊到伯祖父与郭沫若关于王羲之《兰亭序》的笔墨官司……不知不觉一个小时过去了。

  大约11点,为先生塑像的创作正式开始。在吴为山的工作室兼办公室,临窗的一隅有个简易的工作台。台高一米左右,由四只脚支撑,每只脚上有滑轮,可以转动方向。台面是一块一尺见方的木板,也可以任意调整方向。工作台上的工具十分简单,一块木片、一把竹刀而已。台面中心插有几根钢筋,钢筋上一团塑泥早已摆放就绪。为山要雕的是1: 1的头像,必须先用塑泥做出样稿。

  袁先生坐在工作台前的一把转椅上,阳光透过窗户照射在身上,光线很好。吴为山站立在工作台前,面对着袁先生,开始用双手捏按、摆弄这团泥巴。他一面工作,一面还和袁先生聊天,气氛十分轻松。他们聊音乐、聊诗歌、聊李白、聊陈老莲,互相交流对艺术的理解和感受。有时则对他在现场观摩的五六个学生、助手提示一些关键之点。

  约莫十来分钟,不经意间先生的面部轮廓就出来了。我在一旁观看,觉得他这双手太神奇了,简直不可思议。事后袁先生摸着他的双手,为山说,我手上没有老茧,但两只手的拇指相差很大,我们仔细观察,果然右手的拇指比左手大了不少,这当然是右手拇指长期使劲按压的结果。

  面部轮廓出来后,为山让助手搬来一把椅子,开始坐下来进行局部修正。从正面到背面,从左侧到右侧不断调整方向。当他在塑正面的眉目口鼻时,袁先生依然正面相对;当他转向塑后脑勺时,袁先生也随之转到背面相对;左右两侧亦复如此。只见为山目望先生,两手不停地推揉捏按,不时揪下一块,或者添上一团,再揉揉按按,直至妥帖。渐渐地这团泥巴就被赋予了灵性、成了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艺术品了。

  大约一小时左右,塑像便大功告成。吴为山满脸笑容,用他那带有浓重南京口音的话语说:“很满意!很成功! ”袁先生端详着塑像,笑着说:“太传神了! ”大家围着塑像,都觉得十分精彩,塑出了先生的精神气质,眉宇间透露出先生的慈祥、睿智、儒雅与清逸,先生则补充说,甚至嘴角都透出了一丝对世俗的鄙视。杨振宁先生曾称许吴为山“有本事把精神给抓住” 。通过观察为山给先生塑像的全过程,不能不佩服这位雕塑家善于抓住人物精神的犀利眼光和表现人物神态的神奇技巧。

  袁先生的塑像就这样顺利而完美地诞生了,随后将进行翻模、铸铜,成为永久的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