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倍的悼念
栏目:大家
作者:冯骥才  来源:中国艺术报

  王昆与她的老伴、中国文联名誉主席周巍峙在艺术之路上一路同行。图为二老与友人在“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春节大联欢”上    本报记者    孟祥宁    摄

  没想到我竟用一篇文章,同时悼念两位心中敬爱的长者——王昆和周巍峙。这样薄薄一纸,何以能承住我此刻沉重的心!

  两个月前,在圣彼得堡接到周巍峙去世的噩耗,拜托民协的同事罗杨送上花圈,并给王昆捎去切切的劝慰。因为我知道周巍峙与王昆一生的相依、相扶和相惜;更知道年近九十的王昆失去周老意味着什么。回国后,正想着赴京之时去看看王昆,谁知随即王昆也走了。

  在年龄上,我和二位长者相差二十岁甚至还多,然而他们既无长辈的居高临下,更没有因担任过很高职务而与你不舒服地拉开距离;平易、祥和、真心,还有那种温馨感,一如他俩和你相握时柔和的手。可是,再也找不到那种握手的感觉了。

  经典的歌曲最容易把人带回过往的岁月,使我们被往事感动,因而我们对这样的歌唱家与音乐家总是心怀敬意和神往。一唱周老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就立即被唤起心中上世纪五十年代明快和铿锵的节奏;王昆唱响《南泥湾》时,与我不是在同一个生活的时空里,然而她那些唱得又美好又纯粹的歌,却叫我们感受到那个时代理想主义的虔诚与纯真。他们带着这些歌走了吗,还是永远留给了我们?

  当然永远地留下了。任何历史都不会空白的,一定会留下一些文化经典见证自己和表达自己。比如《白毛女》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兄妹开荒》 《上起刺刀来》 《南泥湾》等等。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们就曾投身周老主持的“中国民间文艺十大集成”中民间文学的收集和整理。老实说,当时虽然在做这件事,却没有完全认识到这项文化工程包含的历史眼光与深远意义。直到本世纪初我们举行全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时,回过头看,才领略到周老当年所做的“十套集成”贡献之大。倘若当年没有存录下来那些海量的民间文化宝藏,今天再去找,早已荡然不存。

  为此,周老曾经一个一个省去跑,磨破嘴皮子为经费化缘。这和我们后来做的事非常相像。我曾对一位领导说:支持一下周老吧,他都八十多岁了,还要跑到各个省,去请当地政府赞助。

  我对周老更深的敬意源于对他的理解。

  也许为此,他也理解我们,因而常常出席我们的会议和活动,发表演说,支持我们;甚至不顾高龄,参加我们的田野考察。他八十九岁生日那天,正赶在我们一起从南昌驱车去往赣中考察古村落的路上,还是我们给他买花度过的呢。

  两位老人从来都是话不多,表情含蓄,但他们的感情却能让我深切地感受到。朋友们——白淑湘、韩美林、陈晓光、王铁成、姜昆、资华筠、魏明伦等等都说他俩待人真诚,真好。我曾想,他俩是用什么方式把感情传递给我们的?

  前年,我在北京画院举办名为“四驾马车” (文学、绘画、文化遗产保护和教育)的展览。开幕那天,很多朋友来祝贺,我忽然发现周巍峙和王昆竟坐在台下,我很慌张,怎么能叫二位老人坐在台下。据说周老是从医院来的,还坐在轮椅上呢。但是,谁也没办法把他俩请到台上去,只听周老说了一句:“我高兴和大家坐在一起。 ”再一看,周围全是作家、艺术家,李光羲、胡松华、张抗抗、濮存昕、刘兰芳、冯英、谭利华、郁钧剑等等。

  为此,轮到我上台致词答谢时,我拉着话筒站到台的一端,侧对着台上和台下说:“我之所以站在这里讲话,是因为今天没有台上和台下。今天来出席我这个展览的,都是我的好友,我敬重的人。我表示心中的谢意! ”跟着,把手伸向二老那边,示意。

  二老看到了,笑了,还是那样的温和与温馨。

  那一刻,我明白了,虽然他俩都做过文化领导,但出身于艺术家;更重要的是在他们心里艺术比职务重要。所以他们——他们的责任与感情——始终在艺术也在艺术家中间,在生活也在人民中间;在文艺家之间,所看重的不是你的地位,而是你的作品和你是不是真正热爱艺术,所以在文艺界中他们是深受爱戴的长者和朋友。

  当二位长者几乎同时离我们而去,心中的哀痛自然是双倍的,悼念之情也是双倍的、加倍的。然而,我忽发奇想,想到他俩怎么会一前一后,如此接近,几乎是一起走的?这是生前一个太浪漫的约定,还是一种美好到极致的生命的偶然或必然?

  在人间结伴一生,然后携手去天堂。还有比这更好的生死同盟吗?

  若是如此,天慰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