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开放的创作思路
——记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港澳台暨海外华人作品邀请展
作者:本报记者 云菲  来源:中国艺术报

太平山下的辉煌    王秋童(香港)

  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水墨总是同名山大川、花鸟鱼虫等自然景致或是集草堂、庙宇和牧童、雅士于一卷的田园风情形影不离,此乃时代之印记。反观现如今,身处数字生活中的中国画家们,将为后世留下怎样的时代足迹呢?香港美协副主席王秋童用他的作品回答了这个问题。

  作为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港澳台暨海外华人作品邀请展优秀作品之一,王秋童的《太平山下的辉煌》一经亮相便甚是惹眼——红色楼群与黑色夜空形成鲜明对比,使得点缀其间的黄色灯火愈加耀眼灿烂。这件利用宣纸、毛笔等中国画材料来表现当代都市生活的作品,将高楼大厦与霓虹灯光交织并呈,不得不说是对中国画创作的一个大胆突破。

  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港澳台暨海外华人作品邀请展8月15日至25日在辽河美术馆展出, 269件入选作品类型丰富,油画、版画、中国画、水彩、雕塑和漆画等等,其中蕴含的深刻的人文关怀和中华民族浓浓的血脉亲情自不必过多言说,让内地同行们感触最深的则是入展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成长背景,足以令他们的作品既满是浓郁的地方特色又具备开放的创作思路。

  遍览展厅,即可感觉到新鲜的味道渐次袭来:香港美术家们吸收西方文化,创作手法和特色较为鲜明,有很多作品如《神圣使命》 《香江春水》 《暮色中的维多利亚港》等,表现了回归祖国以后香港社会的和谐发展与进步,以及香港民俗、风光等内容,并流露出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在他们血脉中的情感;澳门地区涌现出很多中青年美术家,他们的作品《走过市集》 《繁华背后的宁静》 《澳门假菩提树》等,既有对澳门市井生活的人文关怀,也有对生态环境和历史变迁的深入思考;台湾美术家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方面令人称赞, 《寒山子题壁》 《山林双翠》 《笼的交响曲》等,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研究、思考和创新都能很好地体现出来,同时不乏反映宝岛台湾美景和风土人情的佳作;海外华人的作品题材更为广泛,但也非常关注祖国的名山大川, 《昭陵六骏万古存》《黄山飘雪》 《民族魅力中国梦》等表达了游子们的思乡之情和根植于他们灵魂深处的血脉共鸣。

寒山子题壁    欧豪年(台湾) 

  对此,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港澳台暨海外华人作品邀请展展区评委会主任吴为山深有同感,他说,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港澳台暨海外华人作品邀请展展区的参选作品非常丰富,也很有特色,特色就在于港澳台及海外华人的人生轨迹和创作环境与内地画家有所不同,所以他们的作品饱含着自己强烈的个性,“可以说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港澳台暨海外华人作品邀请展展区无论从表达的手法,还是反映的内容以及他们创新的精神,都与上一届全国美展有很大的不同” 。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美术创作也在不断发展前行。在美术创作越来越多样化的今天,如何引导美术家的创作,如何遴选精品佳作,如何呈现主流美术的新趋势,是全国美展面临的新情况。站在历史新阶段的第十二届全国美展,自然也要在表现时代精神、社会风貌、人民生活,进而不断开拓美术创作新的表现题材和艺术形式等方面进行自己的探索,而这种趋向在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港澳台暨海外华人作品邀请展展区中颇为明显。

  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吴长江认为,在6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全国美展一直紧随时代,在创作导向、展览机制等各方面与时俱进。此次参展作品在题材、体裁和形式、手法诸多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在思想性、创新性、多样性上有了新的拓展。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美术观念、内容、风格、流派的创新,推进美术体裁、题材、形式、手段的发展,进一步解放和增强创造活力,并通过创作实践融会贯通,也是全国美展和此次展览的职责和目的所在。

  其实,港澳台展区自第九届全国美展设立以来,便成为内地和香港、澳门、台湾美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全国美展在港澳台地区的影响日益广泛深入,港澳台美术家参与的热情也日渐高涨,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更是新增设了海外华人作品板块。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在展览开幕式上表示,近5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内地与香港、澳门、台湾及海外华人美术家的相互交流更加紧密、频繁,这为办好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港澳台暨海外华人作品邀请展创造了更加和谐、优越的条件。

  而站在自己作品旁、经常往返于香港与内地进行展览、采风的王秋童,更能体会出这种在交流碰撞中融会贯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