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石作品
在当今中国画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一辈是中流砥柱,尹石正是其中一员。尹石幼时受江南洪泽湖万顷碧波滋养,萌发了对书画篆刻及古典文学的兴趣。后虽从军、学医,但始终不辍艺术之理想,终于卸甲寄情书画。60年代末,尹石的绘画直接师承画家王板哉,王板哉早年于北平国立艺专师从齐白石、黄宾虹诸先生,长于写意,尤擅花鸟草虫,其作品简约大气、水墨淋漓。尹石也从老师处受益匪浅,学习继承了其绘画主旨,又兼习扬州诸家和现代各派,并通过自己的感受、努力加以发展和光大,终于自成一家。
尹石最善墨竹、紫藤、鹰等题材,有“江南一竹”美誉。“竹”是传统文人画的经典题材,初为视觉之艺术,后成为文人士夫惯常的描绘对象,因此又成为特定阶层道德情操、人格品格的精神象征。画竹在明末清初尚“奇”风中一变,不再满足于符号化的文化和道德象征,进而影响到清代中期扬州画派诸家,故称“八怪” ,形成个性化的艺术面貌。尹石笔下之竹,亦可从此逻辑推演。一方面,尹石的竹画继承了前辈画家基本的艺术和品格追求,于视觉中追求高尚情操、修养及个性;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的发展,艺术自身的变化,尹石的竹画又不仅仅停留在“墨戏”上,更增添了对艺术自身的追求。画中之竹在隽永和遒劲中找到结合点,具有极强的韧性,这种韧性不仅是物理上、视觉上、心理上的,也是文化上和性格上的。
书画同源,是中国画的基本艺术规律之一,元人赵孟頫款题“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须八法通”说明了这一点。“八法”乃“永字”八画,是书法中的基本元素,恰巧尹石长于画竹,兼擅书法篆刻,在二者间找到了一个结合点。在这个结合点中,“写意”是重要的统摄,这不仅体现在技法层面,也体现在精神层面。中国画的意境,亦可理解为“写意”之“境界” 。写意画,入门容易,但在掌握基本技法后,比拼的却是见识和思想,尽管它们并不直接被表现在画面上,但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作品的高度和深度。尹石并不是一位仅仅注重画面视觉的画家,在文史方面,亦有造诣,不少论文、诗词、散文见诸报纸杂志,这为他绘画的持续拓展和深化,奠定了基础。
而且,尹石并不固守书斋,他对艺术的热爱也不仅体现在自己的创作中,同时也体现在对中国美术事业的热心中。尹石担任着江苏省美协副主席、秘书长,多所大学兼职教授等职务,在美术组织和美术教育方面倾注了心血,也收到了成果。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在个人的艺术上有所创新、有所建树,也需要在艺术组织工作中热情参与的画家。作为一名国画家,尹石可谓正值壮年,祝尹石艺术之树常青,继续为中国美术事业和江苏美术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