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味”只是港片的一章
栏目:记者观察
作者:本报记者 张成  来源:中国艺术报

  案例一: 2013年年初, 《西游降魔篇》上映引起了较大争议。反对者认为,影片过于血腥暴力;支持者则认为,本片的精神内核已经超越了周星驰的“招牌菜”无厘头,把内地流行的网络小说、香港无厘头和周星驰少儿时代着迷的魔幻惊悚港片置于一口大锅内,烹制出一道港式口味的大餐,其情节设置、人物造型、气氛营造都重现了旧港片的味道,不少港片迷看了“天残脚” 、“如来神掌”这些元素时会会心微笑,更有资深港片观众在网上贴出了《西游降魔篇》向港片致敬的片段和元素。最终,本片的票房也顺利突破了10亿元大关。

  案例二:还是2013年初,王家卫的《一代宗师》上映,直到近日, 《一代宗师》又包揽了包括最佳影片奖和最佳导演奖在内的12项香港电影金像奖。众所周知,王家卫是香港电影的代表性人物,他的《重庆森林》曾让世界观众着迷,他拍出了作为国际化大都市香港的疏离又包容,阴郁又清新,性感又甜美的多个侧面。美国导演索菲亚·科波拉凭借《迷失东京》领取美国奥斯卡奖时,向世界观众表示,她感谢王家卫,并从王家卫的电影里受益良多。可是,当《一代宗师》出现在观众面前时,王家卫影像中灵动的精气神不见了,反而有些滞重和让观众无所适从,这既不像常见的功夫片也不像王家卫过去的电影。

  上述两个典型的案例,其实反映了大多数观众潜在的心态,港片到底怎么了?过去,观众看刘德华和郑秀文在《龙凤斗》里谈恋爱那么自然有味,可是,当高圆圆出现在香港街头,和吴彦祖、古天乐在《单身男女》中谈恋爱时,还是会让人有一些违和感; 《西游降魔篇》中的空虚公子和“荒野四大美女”一起出现时,内地观众除了会获得一种“达达式”的快感,可能还会多一种“广场舞大妈围剿罗志祥”的感觉。

  或许,香港电影并没有缺位,而是朝着一种积极的方向前进。正如香港著名电影人吴思远所说,“香港电影是中国电影的传承和发展。 ”香港电影和内地电影一开始就是同宗同源的,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周星说,“几乎可以说两地电影源流一样,相互联系,人员流动。相当长的时间里,两地电影的映照也是自然的呈现。在抗战时期,内地一些电影人流落香港,自然和香港的关系更为密切。新中国成立后,相互之间的制度差异开始显露各自的发展路径,香港电影自成一体,地域文化得到凸显,在武打功夫、警匪故事的演绎中,形成具有影响的独特类型存在。 ”或许,前述的违和感和不自然正是这种异质文化融合初期的正常现象。尽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电影影响了包括内地导演贾樟柯在内的一大批观众,这就像美国电影《两个情人》中的台词“我从未看清过你的脸” ,当他们大踏步向我们走来时,我们反而感到有一些害怕和不适应。放眼百年香港电影史,“港味”的年代只是其中的一章,从早期中国电影人筚路蓝缕在香港拓荒,再到香港回归和CEPA签订,融合与携手既是溯源,也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在第21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联合新浪微博官方应用微调研发布的《香港电影对内地市场影响力研究报告》中, 82 . 1 %的受调查人群仍然喜爱香港电影,远超包括美国电影在内的他国电影,而喜剧、警匪、侦探、动作和爱情等类型依然是香港电影的拳头产品, 《唐伯虎点秋香》 《警察故事》的观众喜好度仍高达35 %以上,演员周星驰和古天乐的忠实粉丝分别高达29 . 1 %和17 . 5 %,更重要的是,这些粉丝的平均年龄在24岁以下,也就是说,在年轻观众群中,香港演员仍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年轻观众对香港演员和港片的热爱并未因为所谓“港味”的淡化而消退。导演周星驰、徐克、王家卫、吴宇森、王晶无论是知名度、喜好度还是忠实粉丝量上都具有外国导演不可比拟的优势。上述这些数据,都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无论是“合拍片”还是港片,都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都值得我们为之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