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启动新中国成立以来
最大规模文物保护修缮工程
作者:本报记者 云菲  来源:中国艺术报

北京“历史名城标志性建筑重建项目”示意图

  本报讯(记者 云 菲) 据北京市文物局消息,日前,北京市启动“名城标志性历史建筑恢复工程”和“ ‘百项’文物保护修缮工程”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文物保护修缮工程,此举将进一步恢复和凸显北京“凸”字形城郭整体格局,展示首都特色历史文化景观体系。

  据悉,北京市政府及东、西城政府将组织实施历史文化名城标志性景观的恢复,继续按照“完善两线景观、展现皇城格局、维护古都风貌、保护京郊史迹、整治文物环境、实现合理利用”的总体设想,保持明、清北京城“凸”字形城郭平面,保护好以现状护城河为标志的外城轮廓及城墙走向,进一步保护和恢复北京古都的整体形象和传统城市结构,力争启动明北京城城墙遗迹、永定门瓮城及箭楼、北京内城西南角楼、左安门角楼、右安门角楼等重要节点景观修复工程,形成内、外城的整体景观。

  同时,围绕着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中轴线申遗、大运河申遗以及首都功能核心区文化发展等重点工作,每年投入文物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经费10亿元,启动“ ‘百项文物’保护修缮工程” ,深入发掘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其中,中轴线保护整治与展示工程将深化皇城的整体保护和旧城的传统空间格局及建筑形制的保护,大高玄殿乾元阁、北海小西天万佛楼与阐福寺大佛殿建筑群等重点文物建筑得以修缮保护,并启动“中轴线动起来”数字化展示项目,推动中轴线纳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和相关申报工作。此外,还将加强颐和园、天坛、长城、周口店、十三陵等六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推动大运河等六处大遗址保护工作,逐步恢复“香山二十八景”等历史名园保护工程,开展“四厂一线”即798工厂、北京焦化厂、首钢、京棉二厂创意产业区和京张铁路等工业遗产调查保护。

  相关链接

  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 800多年的建都史,北京市内分布着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由人类生活史和城市发展史交汇而成的历史文化遗产。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核定数据,全市各级不可移动文物总数达到384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8处(含世界文化遗产6处)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55处,是世界文化遗产最集中的城市之一。

  经元、明、清数百年建设发展而形成的北京古都,最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城市建筑艺术魅力主要体现在城市的独特规划、整体格局、传统空间和保存至今的重要历史建筑群上,因此,历史名城的整体保护也预示着对古都城市及优秀传统文化的全面保护。

  新中国成立后,因交通等方面的需要对明清北京城墙进行拆除,造成历史遗憾。按照《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要求,必须从整体上考虑北京旧城的保护,具体体现在历史河湖水系、传统中轴线、皇城、旧城“凸”字形城郭、道路及街巷胡同、建筑高度、城市景观线、街道对景、建筑色彩、古树名木10个层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