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30年持续不断的文化行动
作者:罗杨 向云驹  来源:中国艺术报

  30年前,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几尽销声的中国民间文艺事业也迎来了百废俱兴、山花烂漫的新时代,中国民间文艺人也豪情满怀、意气风发迈开了民间文艺工作的新步伐。在“文革”中停止工作的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今中国民协)与改革开放同步,于1978年开始恢复工作;1979年9月底至10月初,中国民研会会同国家民委、文化部在北京联合召开全国少数民族民间歌手、民间诗人座谈会。会议针对10年浩劫导致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濒于灭绝境地,优秀民间文学被打成毒草,并强令禁毁的惨状,郑重宣布:“凡是受到迫害的民间歌手、民间诗人,都要彻底平反昭雪;对于强加给他们的一切污蔑不实之词,都要一律推倒,并为他们本人及其作品恢复名誉,对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都要给予妥善安排,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之更好地为四个现代化建设服务。”从此,民间文艺这块沃土重新燃起一片生机。这次会议是在中央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召开的,百余名各族民间歌手、民间诗人出席会议。当年11月又在北京召开了中国民间文学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贾芝同志在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肃清极左思潮与流毒对于民间文学遗产的影响,科学认识民间文学遗产的价值,深入开展搜集整理工作。

  当一个民族要振兴时必须要有文化的支撑,当一个国家要富强时更不能丢掉自己的文化。改革开放伊始,中国民协就从抢救濒危入手,开展了全国规模的抢救与保护行动,1984年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关于加强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和资料搜集工作的通知》,对我国大多数没有文字只有语言、没有书面文化只有口头文化、没有作家艺术家只有民间文艺家的少数民族而言,这个通知的工作重点就是搜集、整理、研究他们的民间文学。1984年5月,中国民研会联合国家民委、文化部又发出了《关于编辑出版〈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的通知》,全面启动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工作。20多年过去,这一浩大文化工程日益显现出它的功绩,被海内外誉为新中国的“文化长城”,搜集民间文学资料逾40亿字。周扬任总主编,马学良、任英、林默涵、周巍峙、钟敬文、高占祥、贾芝任副总主编;钟敬文、马学良、贾芝分别任三套集成主编。

  在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工作进入尾声的时候,时代列车快速驶入21世纪,一个现代化、全球化的时代来到我们面前。中国民间文化遗产再一次面临全面消亡的险境。在人们尚未确定科学的文化遗产观时,民间文化遗产被视为陈旧、落后、粗陋、原始、土气、低级的东西,被时尚、新潮、高楼大厦、声光影像、流行消费、科技包装、批量化、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的文化一扫而光。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性、生态性、根源性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2001年,中国民协再次发起抢救行动,实施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在全球性非物质遗产保护热潮到来之前,率先在中国大地上展开了对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俗文化的全面再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以时不我待、拨打“文化120”的紧急心情,运用文字、录音、摄像、录像等手段记录,继承传统民俗学、民间文艺学科学的田野作业方法开展普查,以全新的设计理念编纂出版其成果,甫一亮相,就轰动全社会。由冯骥才任主编的《中国木版年画集成》、《中国剪纸集成》、《中国民间美术遗产图录》,冯骥才、白庚胜任主编的《中国唐卡集成》、《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丛书》,白庚胜任主编的《中国民间故事全书》等,获得国内外学者广泛赞誉。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直接推动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热潮的到来,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启了学术与思想的先导,发挥了学术示范与学术引领的作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是中国民协改革开放以来文化抢救行动的承接和延续,是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工作的延伸、深化、扩展。

  30年来,中国民协的民间文化遗产抢救行动一刻也未停止,在与时俱进中向广度、深度、高度提升延展。30年抢救所得的成果,浩如烟海,极大丰富了祖国文化宝库。由于各少数民族文学获得了无比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材料和优秀作品,每一个民族都重写或完全新写了自己的文学史,这是几千年来从未有过的文化现实。中国神话的口头遗存,从中原到边疆无不获得巨大而丰富的收获,中国创世史诗英雄史诗发现了多样的遗存和鸿篇巨制,中国少数民族和汉民族民间口头叙事长诗成百上千地被发现、记录、出版,中国无神话传承、无史诗样态、无叙事长诗传统的历史被一次次改写。中国故事村、民歌村、传说村、谜语村,一个个像珍珠一样被发掘。中国的民间说唱艺人、故事家、民歌手、手工艺人、杰出匠人、民间诗人、民间画师、民间舞者、民间戏师,他们一批批的、成千上万的被调查、认定和命名,他们的技艺与文化被记录、被研究、被传承,其文化成就不让圣贤哲士。迄今为止,国家已公布千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民间文化遗产已经跻身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并在中国文化宝库中占据半壁江山,与圣贤文化相提并论,填补了中国神话、史诗、叙事长诗的文学史空白,以世界上最丰富的民间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改写了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版图。

  回望30年来中国大地翻天覆地、沧海桑田的巨变,不由得我们不感慨,不由得我们不震撼,当初如果没有一代又一代民间文艺人始终如一的薪火相传的抢救行动,就不可能有今天民间文艺地位的凸显和文化遗产保护如此波澜壮阔的景象。回首30年的抢救行动,在民间文艺的发展史上留下了这样一串坚实的印迹。

  一、党和政府的文化自觉是抢救行动的根本保证。30年的抢救行动,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人民的尊重,对历史的尊重,对文化的尊重。30年前的少数民族民间歌手、民间诗人座谈会就是胡耀邦同志亲自批准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还接见了代表,给民间艺人以崇高的荣誉。三套集成工作由中国民协和国家民委、文化部联合主办、部署、实施,其工作力度之大,各级党政部门投入之多,全国覆盖之广,史无前例,充分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全世界再也找不到这样的情形了。21世纪以来,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中都明确写入了保护优秀民间艺术、重要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容。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列入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和文化部、财政部等主持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列入中国文联品牌工程。党的正确领导和一个日益强大的祖国是抢救行动长期开展、持续实施、不断深化的根本保障和强大靠山。

  二、敬畏和呵护民间文艺是我们的神圣使命。民间文艺是灿烂的也是脆弱的,历经千万年传承的民间文化遗产是一笔无比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抢救多少就能给子孙留下多少。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是当代民间文艺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三、守望民间文艺就是守望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的民间文化遗产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构成,是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基因和血脉,守望民间就是守望我们的精神家园。30年风云变幻,每天都在上演人亡歌息、人去艺绝的民间文化悲剧。抢救性记录仍然迫在眉睫。

  四、全民的抢救自觉是抢救工程的基础。要把民间文化遗产这一具有无可估量的思想、艺术、文化价值的遗产进行全面的梳理和传承,就必须要科学地发掘,科学地记录,科学地研究。没有科学的文化遗产观的普及就不可能有全民的文化自觉,就不可能有自觉的文化抢救行动,也不可能有民间文化的代代相传和现代转化。

  五、深入做好抢救工作有赖于思想解放、理论创新。真正把握优秀民间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与时俱进地树立和完善科学的文化遗产理念和观念,是30年民间文艺抢救行动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具影响力的根本经验,未来的抢救行动必须继续坚持思想与理论的超前性。

  六、科学抢救是抢救工作的重要手段。民间文艺的发展既不能背离传统也不能脱离现实,必须与时代同步发展。30年中,抢救行动由民间文学逐渐拓展到民间艺术与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互协调发展。抢救手段从单一的文字记录向立体的、高科技的、多手段的技术发展,这种发展正是抢救工作不断科学化的成果。

  七、几代民间文艺人的不懈努力是抢救工程的基石。30年的抢救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几万、几十万人的辛劳。一代学术泰斗力主其事,周扬、钟敬文、马学良等都是一直在三套集成工作中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已是95岁高龄的贾芝名誉主席现在还在审定《中国歌谣集成》的最后几个卷本。还有周巍峙老人,已近百岁,依然在为三套集成的出版操劳、奔波。更多无名的民间文艺工作者、地方专家为三套集成奉献了生命和心血。“文化长城”是由几代民间文艺工作者智慧和心血铸就起来的。

  八、奋发有为的工作是提高抢救工作地位的前提。30年的抢救行动显示出一条旺盛的生命线,这就是随着抢救行动日益发展壮大,在社会上的影响日益广泛,中国民间文艺学、中国民俗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不断发展进步。可以说,没有抢救就没有我们今天如此庞大的民间文艺家队伍;没有抢救就没有海内外对中国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刮目相看。

冯骥才和年画艺人王学勤

白族妇女在做扎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