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出版社出版 张品成 著
长征无疑是近代史上中国发生的最令人震撼的人类壮举之一,因此,我们常常乐于谈论长征的传奇性和史诗性。这并没有错,问题是如何去表现,如何选择故事,如何把握其中最有意义但又最为新鲜的东西。诚然,长征基本上是以跋涉和战斗的形式完成的,基本上是攻城拔寨、闯关夺隘,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要以行军和打仗来表现长征。那些深层的东西,往往蕴含在红军士兵最平常琐碎的日常生活中。
正是基于上述思考,我舍弃了更多的战例和跋涉,选择了长征中的三个特殊故事来表现长征,试图通过这三个不同的故事,揭示红军长征之所以能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一是长征出发时发生在江西苏区的故事,二是红军长征的转折点遵义城中当时发生的故事,三是长征即将结束前红军过草地的故事。作品的主人公都是基层红军士兵。“十五岁的长征”由三部相对独立的长篇小说组成,从三个不同的角度选取了三个不同的主题。第一部《出征在即》,写对人性的尊重;第二部《腊月之城》,写对诚信的尊重;第三部《指间的太阳》,写对生命的尊重。我尽可能在险恶的背景中展示红军士兵浪漫主义的情怀,努力让字里行间充满对生命的崇敬。我想让读者知道,支撑红军翻越雪山走过草地的,还有另外一些东西。
第二部《腊月之城》的故事取自红军在遵义时的一段往事。关于这部小说,我想多说几句。写长征难,写长征中的遵义更难。一提遵义,人们自然就会想到那个重要的会议,因为遵义会议决议挽救了处于极度危难中的红军。但红军能够在遵义实现转折,是不是还有其它原因?以我30年来研究红军历史的经验来看,红军进入遵义后,之所以能够从逆境中迅速转危为安,除了那个重要会议,还有更多的因素在发生作用。红军在湘江遭受重创,急需补充兵源和获得物资补给。红军进入遵义时正值腊月,其形势也如严冬霜雪之下的田野,仅从表面看似乎了无生机一片灰暗。红军面临的局面是:部队由八万人锐减至不足三万,伤兵满营,将士疲累憔悴,饥寒交迫,士气低落……隆冬腊月,红军的许多士兵还身着单衣脚穿草鞋。面对数十万白军的围追堵截,红军的形势形同危卵,千钧一发。
从表面看去,当时的红军衣衫褴褛,形同乞丐。这样一支队伍,你想不到他们会有那样铁的纪律,你更想不到在其后的征募新兵的活动中会有那么多民众自愿加入其中。可红军在遵义不长的一段时间里却确确实实做到了这一切。红军不仅在遵义得到了所急需的物资补给,而且在不长的一段时间里招募了四千新兵。事实上,进入遵义这座富庶之城的红军对当地老百姓秋毫无犯,严明的军纪和信守道义恪守诚信的作风,在此后的立足及招募新兵工作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于是,我选择了其中一个关于红军恪守诚信的故事加以演绎,完成了这部叫《腊月之城》的作品。其实,任何时候都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胜败亦自分明。红军在遵义的经历充分印证了这一点。因此,遵义这座城市的名字还有红军曾经与这名字相符的诚信行为,应该和那座“柏家公馆”同样重要。
“十五岁的长征”一如我近些年来所写的红军故事,主要人物多是一些少年。其目的主要是两点,一则更符合历史的真实,二来更丰富我们当代的少年读者阅读,让他们了解当年他们祖辈父辈们在他们这么大的年纪经历了一些什么。我是个喜欢徜徉于红色遗址的男人,走过许多红军的故地,每到那些地方,除一般参观者所注意的一切外,我比别人更留意于那些红军的简历和碑刻上关于生平的介绍。常常注意到许多的红军战士出生在1920年前后。这就是说到1934年红军长征时,一些战士的年龄大多在15岁上下。这个年纪的士兵,在当年不是一部分,而是很多。当年甚至有整师都是由青少年组成的部队,其名就叫“少共国际师”。战争是残酷的,但包括长征在内的红军的所有征战都有其重要的历史意义,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尤其是少年英雄我们不该忘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