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百年的声音”音乐会现场
11月29日,“倾听百年的声音”音乐会与展览系列活动在北京正乙祠戏楼拉开帷幕。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二胡寻根之旅,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杨雪携手多位嘉宾,以琴弓演绎出二胡的声音历史,让观众感受到二胡弦韵在历史的斑驳光影中的跃动。更为可贵的是,本次活动还汇集了珍贵的乐谱、书籍等各类文本在现场展出,构成二胡百年历史叙事的重要一环。
二胡, 20世纪20年代经刘天华改进,跃至中国传统音乐代表乐器的前台。本场音乐会最具特色之处,在于其时间流动与空间氛围带来的历史感——4把珍贵的老胡琴散发的独特韵味、间场中展出的珍贵谱籍、颇具时间线索的曲目安排,与现场绘着翠绿卷草纹与莲花图案交织的斗拱相映成趣,筑成了一个充满历史感的场域。
音乐会以刘天华创作的经典作品《良宵》揭幕。这首曲目是二胡专业化道路的10首奠基作之一。杨雪首先使用丝弦老胡琴“二筒”演奏原版《良宵》。此琴不愧是把百年琴,音色极其温润。随后她与学生冯潇合作演奏现代二胡重奏版《良宵》,在保留原曲韵味的基础上,于重复段中巧妙融入了大量泛音,以现代视角诠释月夜团圆的温暖氛围,致敬刘天华、致敬二胡艺术百年。
紧接着是一首特别为百年老胡琴与现代二胡创作的民族室内乐作品《百年》。这首作品是杨雪于2019年委约作曲家陈欣若为百年老胡琴所作。杨雪用一把“蒋氏南胡”和一把现代二胡交替演奏这首作品。其中,“蒋氏南胡”调高比乐队高半个音,其演奏出的旋律透出《二泉映月》的影子,带着游离的惆怅与深情,与乐队的整体和声形成一种对比。而现代二胡则与乐队保持同调。两种二胡的交替演奏,宛如同二胡艺术跨越百年的“对话”。
《百年》之后,《郿鄠调》将观众带去20世纪50年代。此曲由二胡演奏家、作曲家鲁日融根据陕西音乐编创而成。杨雪选用了一把老琴——“盘龙”演奏此曲。大量的揉滑、回滑、压揉交织出如吟似唱的韵律,仿佛跃动着的山峦起伏的影子、黄土高原的呼吸、吃着大碗面和包着白头巾的人们生活的记忆。接下来的《阿美族舞曲》带来台湾少数民族的风情,将观众带向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扬琴伴奏、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刘音璇的击弦干净利落,轮竹细腻连绵,展现出层次丰富的织体。
《袅晴丝》将时间刻度又推进了30年。这首作品是杨雪于2012年委约作曲家杜薇创作并首演的佳作。杨雪认为,这样的作品唯有在“对的地方”才能呈现最佳效果。正乙祠,这座历经三百年风雨的老戏楼,如今已成为昆曲与传统戏曲艺术的重要舞台。在这里,百年乐器赋予了作品更深的文化底蕴与象征意义。
在接下来的互动环节中,杨雪展示了她珍藏的1933年出版的《刘天华先生纪念册》与1918年出版的《京调胡琴秘诀》。前者是由北京大学为刘天华特别编印的文集,记录了这位中国民乐改革先驱的点滴;后者是目前已知最早的胡琴琴谱,承载着丰厚的历史价值。
《绣荷包》原为沪剧《十绣腔》中的曲牌,是作曲家顾冠仁糅合江南丝竹的技法,将其改编为二胡与琵琶的器乐曲。杨雪采用方头老胡琴“姑苏韵”进行演奏。两位演奏者的对话丝丝入扣,将原曲中少女绣尽天下美景的心境演绎得淋漓尽致。《幸福的歌儿唱不完》通过双千斤二胡的演绎,将民乐的欢快情感传递得淋漓尽致。《红丝绒》作为近年来胡琴重奏的创新作品,由杨雪、冯潇与刘音璇携手演绎,二胡、中胡与扬琴的音色交织,和融时不失本色,相峙时不显驳杂。
音乐会在《二泉映月》中走向情感高潮。杨雪以“蒋氏南胡”演绎这首传世名作。此琴的音色极为特殊,像蒙了尘,与阿炳早年录音中的音色极为相似。或许是出于对琴的呵护,或许是刻意致敬,杨雪的演奏极为克制,以一种近乎原始的纯净风格诠释乐曲,让人联想起阿炳原版录音中的质朴本真。
作为压轴曲目,《夜深沉》采用京胡、二胡、大鼓和古筝的编制。京胡浓郁的韵味、饱满的音色与洒脱的运弓相得益彰;二胡与京胡音色相融,中和了京胡的音质,为整首作品增添了柔美与和谐;大鼓与古筝与胡琴形成点线结合的独特编织结构。
作为返场曲目,演奏家们带来了流行歌曲《莫吉托》。这首曲目经过全新改编后首演,由古筝、打击乐与双二胡共同演绎,让人从传统音乐的历史感中回到现代都市生活。以这首曲子结束音乐会,似乎表达了一种思考和期待——民乐是开放的,在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之余,也要在现代生活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与可能性。
从开场到尾声,整场音乐会在历史文化叙事的张力中展开,宛若一场流动的声音博物馆。然而,更深远的回忆还蕴藏在现场展出的那些泛黄的乐谱、书籍之中。在这场活动中,声音与文本交融交汇,构成了一个多维感官的历史文化场域。二胡的两根琴弦所承载的,是对传统与当下之间张力的思考。传统并非凝固不变,而是如弓弦般紧绷而富有张力,其回响既深深植根于历史的厚重土壤,又直指未来的广阔未知。在音乐与历史的深刻对话中,“倾听百年的声音”音乐会与展览系列活动所展现的不仅是二胡艺术的精妙之美,更是文化自身的动态生命力——一场传统精神不断延续与生长的弦上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