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斗阵!沙坡尾》剧照
厦门,位于祖国东南沿海,因海而生,因港而兴。沙坡尾,作为厦门最早的天然港口,宋元时期,泉州是“东方第一大港”,沙坡尾则是其中转站,通航广州。数百年来,沙坡尾见证着历史的发展与变迁。直至改革开放,沙坡尾成为了厦门三大工业区之一,发电厂、水产品加工厂、船舶修造厂等安置在此,沙坡尾也因此承载了老厦门人对于城市工业文明的记忆。随着城市的发展、转型,2003年厦门演武大桥建成,大型船舶不再在此地停靠,2016年渔船也从此地清退,沙坡尾正式进入旧区改造阶段。改造过程中,当地政府遵循“四项改造原则”,在避免本地文化流失的前提下,将沙坡尾定位为“创意文化港区”。业态的升级,让更多的年轻人涌入了这里,沙坡尾为青年人群创造了更多的机遇。现如今的沙坡尾,既保留着厦门港的某些传统风貌,同时又是厦门潮流时尚的网红景点。从百年渔港到文创顶流,厦门沙坡尾通过新旧共生的方式,成为了旧区改造的范本,代表着愈发美好的城市生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由厦门歌舞剧院创排的原创音乐剧《斗阵!沙坡尾》应运而生。
“斗阵”是闽南语中的常用词汇,意思是“一起”或“结伴”,用于表达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团结,代表共同完成某项任务或享受某种活动的关系。故事讲述了一群生活在沙坡尾的年轻人,共同寻找沙坡尾精神的冒险故事。故事里沙坡尾民间艺术节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女主角吕晓航无意间闯入了排练场,她评价艺术节开幕式的作品“没有内涵,缺乏特色”,冒犯了在场的艺术创作者,引起了轩然大波。于是,一场寻找沙坡尾精神的排演就此展开。在寻找创作灵感的过程中,吕晓航遇到真情与假意,遇到了挫折与失败,收获了友情和亲情。她从造船老师傅阿福和童年伙伴天齐以及一群热爱沙坡尾的年轻人身上,看到了沙坡尾开阔的胸怀,学会了对他人的尊重,逐渐挖掘出沙坡尾的精神,并且将传承的香火延续。
在该剧创作过程中,主创团队谨记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家,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的天职。借着女主角吕晓航的视角,找到一群共同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人们。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因艺术观念而争论,最大的矛盾就在于所谓的专业从业者把持着自我的艺术审美,无法接受业余素人的艺术水平,甚至女总监为了保证节目效果撤换了原有的素人创作者。但最终他们放下了艺术中的傲慢与偏见,真正深刻地懂得了什么是人民的艺术。这一过程,映射了整个沙坡尾乃至厦门作为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发展过程中一定会遇到故步自封、瞻前顾后的人,他们拿着所谓的、既定的标准丈量着新时代的产物。但历史证明,在发展的浪潮里,也一定会有勇于探索、不惧风浪的弄潮儿。这种开拓进取、勇敢奋发的精神,就是我们所要讴歌的“特区精神”。“行船讨海三分命,风浪再大也不怕,讨海人敢打拼,脚步站稳向前行!”正如这四句描述沙坡尾“疍民”的话语——他们以船为家,逐水而居,靠“讨海”为生。正是这种与生俱来的无畏精神,让“爱拼才会赢”的闽南人走向世界。
沙坡尾最大的魅力来自于它自身无比强大的包容度,将“新”与“旧”搭配在一起,相映成趣。作为创作者,不仅要诉说这片避风港的美丽,更要诉说关于这片避风港的温暖人情,努力地展现其丰富多样的气质形象,希望向观众展现一个新旧交融、潮流与传统对撞、多姿曼妙的沙坡尾。本剧数易其稿,在表达深刻创作立意的同时,兼顾音乐剧自身观赏性、娱乐性,深耕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表达。故事的最后,女主角吕晓航以“送王船”为切入点,这是一个已有600多年历史,流传于中国闽台地区和马来西亚马六甲沿海地区的一种禳灾祈安的民俗活动。2020年,中国和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吕晓航以这个传统民俗活动为蓝本,在节目中加入了“跳加官”的表演。演员身穿红蟒袍,脸戴面具,手持玉如意,装扮成神仙“天官”,向观众展示“天官赐福”“加官进禄”等吉祥条幅,以示庆贺祝福。在闽南高甲戏里,“跳加官”形成一套特有的科步表演。在沙坡尾的这群年轻人传承了这套传统表演形式,将它融入到作品当中。这段颇具地方特色的表演,令许多观众印象深刻,深感传统文化经久不衰的魅力。
音乐剧《斗阵!沙坡尾》以女主角吕晓航的视角展开,书写当代女性形象,她敢说真话、敢为人先、不惧困难、勇敢追梦。她始终和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朋友们站在一起,倾听人民的声音,用最真挚的情感向世人描绘着厦门沙坡尾这一美丽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