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契诃夫戏剧中取“一瓢水”,
给当代人以精神力量
——访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话剧《三姐妹》改编编剧、导演李瑜
“《三姐妹》这部作品,契诃夫不仅是在写他的那个时代,他写的更是两三百年以后人类的未来,他关心的是人类的终极命运,是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像三姐妹这样美好的人会成为这个世界的大多数吗?在今天的时代歌颂理想主义者,歌颂这些具有美好品格和信念的人,是我们排演这部经典作品的动机。”作为《三姐妹》的改编编剧和导演,李瑜对契诃夫有着深切的喜爱和理解。10月26日至30日,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话剧《三姐妹》在国话先锋剧场连演5场,在中俄建交75周年以及契诃夫逝世120周年之际为中国观众献上契诃夫经典名剧。
《三姐妹》是契诃夫最著名的戏剧作品之一,在世界各地舞台上不断被排演。在俄罗斯外省小城一个俄军官家庭里,奥尔加、玛莎和伊林娜三姐妹和哥哥一起生活,她们聪明美丽,受过良好的教育,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想。年少时曾生活过的莫斯科就是三姐妹的精神家园,她们希望能回到莫斯科去。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美好的理想与庸俗的现实不断冲突,她们在不同程度上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与无奈。莫斯科回不去了,对于精神家园的渴望仍在三姐妹心中……
李瑜谈道,《三姐妹》是契诃夫描写青年人的一部戏,同时也和今天的生活很近。剧中不断呼唤“我要工作”,要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去改造这个世界,“当今社会,很多人难免焦虑、疲惫,想要‘躺平’,更加需要《三姐妹》发出的声音带来精神上的鼓舞,通过经典作品的精神力量让当代人去感受到一种人生的信念——值得为此奋斗的、值得为此生活的信念。契诃夫的表述非常深沉、透彻,我们竭尽所能地把这种悲悯的情感力量传达出来”。
在李瑜看来,《三姐妹》表面上描写的是日常生活,实际上契诃夫关心的是人的终极命题,生死、信念、未来,以及人本身。这样的作品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哪怕我们不能把它全部表现出来,而只是从中取‘一瓢水’,也足够给人以精神力量”。面对这样的经典作品,李瑜的态度是坦诚。“既不是把契诃夫奉若神明,也没有草率地去曲解它、解构它。我们很坦诚地和契诃夫对话,从中汲取到多少东西、体悟到多少东西、感受到多少东西,我们就把这种情感力量、精神力量表达出来。”李瑜说,“我们都是现代人,那就排不出古代戏。今天的创作者只要坦诚地对话和表达,就能够跟今天的观众有共鸣。”改编后的《三姐妹》将四幕剧改编成了24个紧凑的“切片”。李瑜谈道,这样的改编其实是想打破大家常规意义对契诃夫作品诗意、抒情性的刻板印象。用“切片化”的方式可以让作品的戏剧冲突更集中、更强烈,叙事节奏更快,让对契诃夫还不熟悉的观众能够更容易理解他深沉的情感。
《三姐妹》对李瑜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在经历困难的时候他打开《三姐妹》剧本读一读,就会感到被鼓舞、被抚慰、被治愈,读着剧本里边写的“到莫斯科去!”“到莫斯科去!”,后来就真的去了莫斯科。李瑜在俄罗斯国立戏剧艺术学院留学时,《三姐妹》剧本作为经典教材被不断研读,他学成归来后就把当时的所学、所感化用到国内的舞台实践中来。“我们的排练每天都会从一个热身出发,通过俄罗斯式的对于注意力、对于身体的训练开始,让大家慢慢地建立一个共同的氛围,然后再进入到排戏的过程里面,我们会深入到契诃夫剧本的内部,让演员明白这场戏发生了什么样的事件,让大家存在在这个事件里面,身体和心灵都感受到这个事件,然后在这个事件里面行动起来、游戏起来、对话起来、争论起来。”李瑜说,这就是俄罗斯导演学派的重要方法“行动分析法”,如果没有这个方法,其实《三姐妹》是不太容易看懂的,“契诃夫写得非常含蓄,或者说他写得太深入了,导致人们觉得它好像只是日常的对话,所以国内有一种说法,认为契诃夫的戏剧是‘反戏剧’的。其实契诃夫写的是一种巨大的、深层的、激烈的东西。我们就是想把这种东西拿出来、表现出来,而不是还让它藏在里边,这就是我们创作这个戏一个核心的思路。”
新世纪前后,建立在斯坦尼体系“交流”“判断”“行动”的基础上,“游戏剧场”的概念和方法诞生,其核心理念是让戏剧表演变得更加放松、有趣、轻盈,就像游戏一样。李瑜从“游戏剧场”里汲取到了松弛感,希望通过这样的方法在戏剧呈现上带来一些新的样态。“比如两个演员在台上扔飞盘,就是实实在在地在扔飞盘。他们也是在表演,但那一瞬间会把表演的概念忘掉。”通过这样的呈现,李瑜想告诉观众,契诃夫的作品有很多种可能性,没有唯一的、固定的答案,并不是契诃夫的戏就只能是很沉闷、很抒情、很难懂的。他想完成作为导演的一个朴素的愿望,就是希望排一部能让大家看得更懂的“契诃夫”。
“《三姐妹》是一个心理剧,所以在导演的过程中是从心理剧的基础出发,帮演员建立起来内部的感觉之后,顺着这个内部感觉生发出来一个更加有趣的、更加外在的、富有表现力的形式。”李瑜认为,《三姐妹》应该是最难演的现代剧本之一,因为它需要心理深度,用这样一种更具表现性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是把表演的难度降低了一些。
李瑜此次排演《三姐妹》,他认为真正的难题是“中国人演外国剧本,究竟怎么演”?“恍惚之间,我会觉得我们不是在排外国戏,我们在外形上、行为举止上,都不假装外国人。唯一绕不过去的一些地方是契诃夫作品里有一种时代精神和俄国人的民族性格。我们定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在外在表现上不去靠近外国人,但是在内在情感世界中,试着去跟他们接近。中国演员演的这些外国人能不能让观众觉得是亲切的、可信的?我们一直在做这样的探索。”
这部剧的舞台是空荡的,灰色的墙,极简的风格,演员都身着现代衣服,舞台上有无人机、有人玩飞盘、有人拍拍立得……所有的一切都是“现在的”,仿佛也是“未来的”。在全剧接近尾声的一幕,舞台的一角摆了很多个小孩的玩偶。“距离契诃夫对二三百年后世界的终极追问过去了100多年,我们沿着契诃夫的脚步继续追问,像三姐妹这样具有美好品质的人会不会成为世界的大多数?我们留给未来孩子们的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同样,作为穿行其中的人,我们排演的这部《三姐妹》又能给未来留下什么?”李瑜依旧非常坦诚,“希望这部剧能轻巧好看,同时希望能让契诃夫深沉厚重的终极追问有所体现,尽力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