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北上》的历史情怀与现代风范
栏目:品味
作者:吴蓓  来源:中国艺术报

  近期北京艺术中心首演了由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资助、北京广播电视台出品的2024“大戏看北京”新创音乐剧《北上》,获得了较好的反响。该剧具有国风京韵的艺术品质,也显示出耳目一新的从容气质。

 

  一条具有历史情怀的京杭河流

  《北上》中的“大运河”展示出了历史情怀和思蕴之流。谈主题必涉及题材,这个题材对于研究北京通州大运河的功能价值和历史渊源以及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民族情感历史都具有重要意义。北上探究运河之源,北上寻求理想之境,北上希冀民族之路,北上了悟知己之情,音乐剧《北上》的“大河”主题意蕴是厚重而深刻的。借以运河考察之旅,表现出每人心中的志向与渴望,使该剧的主题形象“大运河”象征着那个时代人的情怀之河,社会历史的进程之河。大运河的“考古”“申遗”也不再局限于学术事件,而更具有了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意蕴和研究价值。

  该剧的情节始终围绕着大运河的“历史”价值主题和中国人的“知己”情怀主题。将2014年后的现代情节与1901年间的历史情节交织建构。核心历史故事线是表现漕运总督府有志青年谢平遥作为意大利人“小波罗”的翻译,一路召集中国社会多位底层人士相随,陪同小波罗开启了大运河北上考察之旅……戏剧情节上以各种荒谬事件凸显出谢平遥的正直和担当,同时又表现出小波罗的傲慢与豪放,并由此两人谈论起何为“知己”的问题,而这个问题一直贯穿到全剧结束。小波罗经历了所有遭遇在临终前才感悟到中国人对“知己”的真正释义,这种感悟来自于考察途中谢平遥等人与小波罗一起共患难同相助的曲折磨砺。当小波罗不幸重伤,临终前躺在甲板上,耳畔伴听着运河涛声,他才体悟到自己感受到了一个现实的中国,了悟到古老运河对于古老民族的深层意义,由此他在离世前也似乎真正成为了自己所向往的中国运河文化的“知己”,这是全剧主题的凝结与显现。同时在历史情节主线建构中,又交织表现了现代后辈在奇妙的命运安排下相聚,对祖辈经历的追溯和对运河源头的研究使一群现代年轻人也逐渐成为了历史运河的“知己”。通过主线与辅线交织建构,也显示出该剧的叙事形式和立意视角。

 

  一出具有现代风范的京韵戏作

  《北上》通过表现手法及舞台呈现展示出具有现代风范的京韵戏作。全剧开始以采访报道人谢望和与历史时空的清朝老者进行对话,共同追溯起古老大船的往事。当历史中谢平遥和小波罗等人行船北上考察运河的故事主线发展到一定阶段,舞台时空又跳跃到现代年轻人的酒吧,正为筹备《大河谭》纪录片的谢望和发现了酒吧经理孙宴临置挂在墙上的一张合影旧照,两人交流起照片主人时,又穿越回到了历史考察之旅。历史故事继续发展,经历了多番波折与生死遭遇后这群船员为了知己般的友谊激动合影,时空跳转又回到现代酒吧……该剧不断通过时空穿越形式,使观众逐渐明晰几位现代年轻人与历史故事人物的身世关系,也表现出他们对祖辈思想情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认同。而剧终前的情景则是2014年“大运河”申遗成功后,谢望和与祖辈谢平遥隔空抒怀,以现实时空的交织形式,共同抒唱起几代中国人的喜悦和希望,这也象征着“大运河”历史与现代的生命交响。

  全剧浓墨重彩的船歌,气势磅礴,显示出岁月浩荡、大水汤汤的恢弘之感,预示着历史运河考察的重大意义。旅途中的多个事件衔接处出现了运河船歌合唱以及纤夫身影,这种贯穿处理体现了叙事的推进,更表现了考察者不断勇往直前的坚强意志,也蕴含着大运河的气度力量和古老文化。舞台呈现的空间运用也值得一提,台上的“大船”,船的顶层、内舱、甲板等,包括船的驶向角度都是人物角色的表演空间且具有表现用意,充分运用“大船”的空间调度来揭示人物的内心情感和人物关系及其性格特征,使舞台空间运用简练巧妙且紧密围绕主题和人物塑造。尤其该剧仅用19个演员来完成全剧表演分工,合理控制表演人数及演出成本,充分体现出现代音乐剧创排制作的一种思路。

  综观音乐剧《北上》,历史、现代、情怀的交响是该剧的突出特点,运河文化、北京特色、文学底蕴是该剧显现优势的成功基础。

  (作者系北京舞蹈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