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新时代蓉城诗歌创作,显呈多元共融、生机勃发之态势。关注公园城市景观、古今地标建筑(武侯祠、杜甫草堂、锦里、宽窄巷子、春熙路等)、巴蜀人文风情的诗歌有之;抒写成都周边大美山水(青城山、峨眉山、都江堰、西岭雪山等)、协适自然生态的诗歌有之;吟咏巴蜀人文历史、文化情怀(古蜀文明、三星堆文化、三国文化等)的诗歌有之。当然,讴歌时代精神(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抗疫精神等)、感悟个人生活的诗歌亦有之。在新的时代语境下,不少蓉城诗人瞩目社会现实,赞美奋斗热情,感佩科技发展,礼赞美好生活,抒发生命体验,揭示生存理想,以富有音乐美的语言彰显蓉城近年发展的蓬勃之势与生活于其间的人民大众的烦恼、梦想与渴望,让人一窥属于蓉城、属于四川,也属于巴蜀的城市气质与文化风貌。
随着成都国内国际影响力的日渐扩大,蓉城诗人的队伍也随着近年更多年轻人的涌入而壮大。本土新老诗人基于自身所熟知的风土人情与文化脉络,在深挖蜀地特色的同时,不断创新表达技巧,以独特的视角与创意思维助推诗歌发展。当然,“蓉漂”诗人将对成都这座日渐现代化、国际化的大都市的感受、体验融入诗歌创作,也推动了“他者化”向“主体化”的文化跃迁,亦使历史上本就得益于文化大融合的蓉城有了更高、更广层面的融合拓进;这些持歌行走的诗人,似都能在蓉城这片热土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不同地缘文化、不同创作背景的诗人相互交流、彼此影响,锻造出诗歌之海的多元格局与持久潜力。
新时代蓉城诗歌的发表、传播多样交融、四处开花。传统纸刊依然可见其足迹,出版社也在努力推出他们的诗集,多年不见诗歌踪影的本土报章也开始辟出诗歌板块了。令人欣喜的是,网络新媒体(除诗歌公众号外的文学网站、文学论坛、社交平台等)也开出形式多样的诗歌园地。不仅如此,丰富多彩的诗歌活动、诗文赛事、诗作发布会也纷至沓来。置身其间,诗人们掩不住以高昂的创作热情,或反思现代、沉思哲理、呼唤真情、昌明和谐,或回望乡土、探寻根脉、言说本真、歌咏土地,或回归自然、缅怀历史、回溯沧桑、感叹光阴,或抒发爱恋、张扬浪漫、珍爱友谊、缅怀亲情。
无疑,诗歌是可读、可感、可交流的。李白的《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海子的《面朝大爱》(“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翟永明的《女人》(“太阳为全世界升起!我只为了你”),都通俗易懂、言近旨远;它们跨越时空、国界、族群,为更多的人所感动、所传诵、所鉴赏、所评论。得不到广大受众的理解的诗歌,是很难起到它应有的美育作用的。之于有着“诗的国度”美誉的中国,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时代新征程中,包括蓉城诗人在内的为中华文明、巴蜀文化双重浸润的蜀地诗歌创作者,理应以良善、悲悯的大情怀、大格局,为时而著,为事而作,为民而美。
随着数字技术与“互联网+”的突飞猛进,大众文化与实利主义的大行其道,以及消费意识与无序竞争的持续加码,也使已经承受很大压力的人们有意无意地沦陷庸碌、浮躁甚而不无逃避主义嫌疑的生活之海,过度娱乐化的商业冲击、扁平化的审美价值等已经或正在消磨他们对内在精神世界、社会道德秩序、民族历史文化乃至“乌托邦”式人文理想的理性探寻,而这无疑亟须高扬抒情本真,呼唤真善美。新时代蓉城诗歌创作应放逐玄而又玄的字谜游戏、泛生活流的琐碎书写、无病呻吟的矫情滥情等,努力贴近时代、贴近现实、贴近大众,以胸怀天下的高站位视野、雅俗共赏的艺术操守成为那些诚心持守的阅读者的朋友,永葆对现实生活、对人民群众的真诚和热情。
(作者系四川音乐学院教师、成都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影视评论专委会副秘书长)
栏目合办:中国艺术报社 成都市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