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读诗”团队策划执导的话剧《施昕更:一铲、一槌、一梦》以匠心独运的创意,巧妙地将一幕幕深刻的历史画卷融入一堂别开生面的戏剧艺术公开课中,搭建起一座跨越时空的桥梁,让现代青年的心灵与遥远过往的文化精神交相辉映,共赴一场灵魂深处的对话。这不仅是一次舞台艺术的探索,更是一次对青年文化精神跨时代共鸣的深情呼唤。
该剧以施昕更的一生为线索,通过四幕平行空间结构,向观众展示了施昕更一生命运发展的四个转折点:“天问”“劫难”“寻宝”“梦回”。每一幕都紧密围绕施昕更与良渚文化的关系展开,在展现个人人生历程的同时,引发观众对民族根脉和文化自信的思考,以及对故土的深厚情感。施昕更,这位非专业考古出身的青年,以非凡的勇气和毅力,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揭开中华五千年古文明璀璨篇章“良渚文化”的神秘面纱。在生存尚为奢望的艰难时局下,施昕更凭借一腔热血与不懈追求,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发现和发掘了良渚文化的瑰宝。他撰写的《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不仅详尽记录了这一重大发现,更为后世留下宝贵的参考资料,亦凝聚着他对中华文化与家园故土的真情实感。
施昕更在动荡岁月中所展现出的坚韧不拔、勇于探索的青年文化精神,为赓续中华文脉所付出的行动与牺牲,迸发出时代所需的文化信念与青年力量,是新时代青年应当传承与发扬的精神瑰宝。话剧《施昕更:一铲、一槌、一梦》巧妙地将剧本结构安排在一堂公开课中,在现代和历史的交互中,完成青年文化精神的跨时空传达。该剧通过舞台表现制造差异,从而在碰撞与对比中,以“青年”这一充满无限可能的身份为线索,通向共同的文化精神与民族信仰。当下与过往、青春洋溢与沉重历史,通过舞台空间安排、灯光色彩等手段构成差异。在差异中,不同时代的青年共同抒发着对中华文明的热爱,构成统一和文化共情的张力。此外,该话剧并未采用宏大的“英雄叙事”,而是落脚于个体的“青年叙事”,你我皆为青年,你我皆是施昕更。不刻意渲染施昕更的伟大成就,而是打破次元壁,让施昕更与当代青年在互动中表达青年文化精神,通过诗歌、音乐和新闻影像等多媒体强化叙事,在课本剧、历史剧与打击乐的三重空间交叉叙事,以点带面、以历史审视当代,以施昕更带引广大青年,完成青年文化精神的审美传达与价值引领。
在《施昕更:一铲、一槌、一梦》的舞台上,施昕更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历史人物,而是化身为一位亲切的导师,与当代青年并肩而立。该话剧创造性地提出“19岁对话19岁”的概念,通过舞台构建出一个多维度、多感官的文化体验场,让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与良渚文化发现人施昕更产生内心的同频共振。其舞美设计强调人文与诗意,运用月亮、卷轴、投影等元素增强舞台艺术效果,舞台实景与投幕虚景叙事交融,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的舞台效果。在这里,历史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成为激发青年力量、启迪青年智慧的生动教材,这种穿越时空的对话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致敬和缅怀,更是对青年一代重新认识和理解中华文明底蕴的激励。通过这种方式,话剧不仅成为一堂具有审美价值的思政课,也让每位观众重新思考自己与中华文明的关系。
新时代的我们理当凝练施昕更与良渚文化的精神内核,将其融入当代青年文化精神,为中华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与璀璨光辉。同时,我们也要坚定文化自信,弘扬新时代的中国精神,以蓬勃之姿迎接未来。
(作者系中国视协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工作委员会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