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集人文纪录片《两岸家书》以书信的鲜活民间叙事为经纬,从个体情感和生命历程洞悉大陆与台湾关系的命运沉浮,开辟共情机制下家国叙事的新视角。
书信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实用文体和相对私人化的传播介质,在我国古代乃至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和作用。书信为寄信人与收信人打造了一个远程、线性、私密的信息和情感交流空间。在内敛含蓄的东方社会,书信不仅具有传递信息的实际功用,还塑造了中国人独特的人际交往方式和情感表达形式,成就了鸿雁传书、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等佳话。
家书是一种基于家庭关系的媒介,以作为地理和文化意义上的“家”与作为人际关系的“亲友情”为连接点,家书的个体情感属性体现得更为明显。《两岸家书》正是借助书信的“述事传情”属性,以个体的命运和情感为抓手,以情显事,以事托情。那些泛黄的信件、质朴的文辞从时间的长河中被细心打捞,并借助仪式化的展演手段放大了情绪感染力与传播力,成为主体间情感互通的媒介。观众走进以书信为载体构建的个体化、情感化的叙述情境中,迅速完成情感投射,并形成共情和共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成历史体认和文化认同的过程。
《两岸家书》充分把握书信“联结传受双方”的特点,采用“关系型叙事”策略,将书信作为隐喻关系建立的桥梁。影片中的家书往来具有多层含义:其指代的第一层关系是亲友之间的互联关系,它所传达的是以亲情、爱情、友情为代表的人类普遍情感;第二层关系是大陆与台湾之间的互通关系,往来的家书见证了两岸自古以来在人口、农业、经济等方面的流动与交融,以及跨越海峡、超越时间的文化根脉与血脉联系;第三层关系是家与国之间的互构关系。这三层关系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建立起关于家与国的隐喻和关系叙事。
两岸家书看似是关于家的叙事,本质是关于国的叙事。6集、20个家书故事,串联起台湾移民拓垦时期、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台湾光复时期、 1949年后两岸分隔、两岸“三通”等不同阶段的历史脉络。两岸家书不仅保留着时代风云下两岸民众最真实的生活和情感细节,也可以从中窥见两岸社会变迁、历史演进的蛛丝马迹。
时代的一粒灰,落到一个人、一个家身上,就是一座山。在《两岸家书》中的台湾,诸多有家难归的故事,实质上是时代风云变幻下两岸骨肉被迫分离的缩影。第六集《情深义重是为家》中,那些赴台老兵们从未想到自己的小家会被一湾海峡割裂为不可企及的远方,也从未想过自己的骨灰将成为他们此生穿越海峡的最后一封家书。以书信为媒介桥梁,将历史钩沉中个体的颠沛流离和家庭的悲欢离合与民族命运、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形成两岸同根同源、手足情深、不可分割的隐喻,实现对民族共同体的寻唤。阖家团圆的期冀、落叶归根的祈愿,与结束分裂、走向统一的期盼殊途同归。家与国,两种符号、两条线索在片中如同DNA的双螺旋结构,主体平行,最终以书信为媒,实现了连接与同构。
视听传播因调动了多模态语言作用于人的多种感官,被认为是最具审美感染力和最易引发共情的大众传播形态之一。《两岸家书》借助纪实视听的创新语言,巧妙钩织故事。该片解说以一种叙事散文式的体例娓娓展开,男中音旁白劲道得当,仿佛在对面讲故事的说书人,既保持了与历史的适当距离、拥有时间的况味,又带来扑面而来的情境感。如第二集《迢遥漫漫回家路》中,叙述者用“深冬的背景寒风刺骨,一片萧瑟。可是在这寒冷的冰层之下,却是一个时代漩涡的中心”描述五四运动前的北京。低沉的音色将历史徐徐展开,以景喻情,表达对军阀混战下国家危亡的担忧,也暗示了五四运动后即将发生的一系列巨变。这种叙述方式调动了观众的主体感官,给予人充分的想象空间。家书的内容呈现,则多模仿当事人的口音、口吻进行逼真还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而以悠长婉转的弦乐作为影片主旋律,为情绪的舒展和想象的展开提供了支撑。
书信是抽象的文字媒介,而纪录片是视听媒介。在书信的跨媒介旅行中,该片选用了水粉动画等艺术表现形式,对书信中的文字信息和抽象情感进行意象化的二次编码,形成一系列富有韵味的视听情境。以第二集中林文月回忆自己童年时期与外祖父连横一起在上海生活的片段为例,将暖色作为回忆画面的主色调,用飘零的蒲公英作为现实与回忆的衔接,创新性地添加了夕阳西下、鸟语花香、绿树成荫等具有情感指向的意象元素,帮助观众“脑补”故事情节,完成对角色和故事的自我投射。观众在情感的投入中获得对自我身份的体认和精神共鸣,进而深入感知到历史厚度、人文温度和民族精神。
共同经历铸就共同记忆,共同情感深化共同记忆、凝结共同观念。《两岸家书》以家书为载体、以情感为纽带,叩开两岸关系叙事的大门。家的故事,也是国的故事,影片最打动人的还是那些书信中的朴素情感和家国情怀。斑驳字迹中无法割舍的血脉情缘、离散表象下无法磨灭的民族意志,让人潸然——找到两岸的情感和价值共通点,才能找到深化两岸文化交流与民心相通的密钥。
(作者韩飞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视听传播系副主任、副教授,郭雨荷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本科生)